
社交恐惧症是如何形成的
社交恐惧症是如何形成的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障碍,它是指个体在小团体中害怕被别人审视,一旦发现自己被人关注,就会很不自然。不敢在公共场合中发表言论,在人多的地方就会心慌、害怕,所以回避社交。那么,社交恐惧症是如何形成的?
社交恐惧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社交恐惧症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比如双生子研究结果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血液和注射恐惧,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而社交恐惧症也可能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
2、神经回路引起社交恐惧症。关于社交恐惧症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是神经回路引起的。有人做实验阻断了小白鼠大脑的神经传导回路,结果小白鼠也出现了类似人类强迫症的行为。当神经传导回路接通时,小白鼠马上停止了这种强迫行为,这说明神经传导回路在小白鼠身上的确存在。而小白鼠的基因与人类类似,于是他们推论人类的神经回路受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或精神问题。
3、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的扩展和持续,是由反复出现的焦虑造成的,而回避行为则会阻碍焦虑的消退。
4、性格与成长经历的原因。据调查,性格胆小懦弱、内向害羞的人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当众出过丑、被批评的经历的人,更容易出现社交恐惧。这是因为以前的经历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当类似的情景再次出现时,他们就会紧张害怕,担心心理再次受到伤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社交恐惧症的一些发病原因,克服这些病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消除社交恐惧症。
本文是王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