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质性室速
治疗前


患者既往体健,2年前反复心悸,多次复查心电图示频发多源室早,口服胺碘酮、心律平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半年前患者突发心悸、气短,急至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提示为室速,血压偏低,给予胺碘酮治疗后室速未转复,遂电复律终止室速。此后患者反复出现室速,药物治疗无效,未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入院心脏b超提示右室偏大,心功能有所减低。体表心电图提示右胸导联T波倒置、V1导联可见Eplison波。结合患者室速病史,诊断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考虑到患者室速反复发作,射频消融是减少室速发作的最有效手段。
治疗中





术中频发室早,呈多源性,其中一种室早与临床室速形态一致。ARVC病人往往右室存在心肌浸润和坏死,因此我们首先窦律下进行了电压标测,标测发现三尖瓣环基底部及心尖区存在低电压区(图1),局部激动也最晚(图2)。随后诱发出室速,激动标测显示为围绕三尖瓣环基底部低电压区的折返(图3),找到折返峡部后消融5s终止室速(图4)。对低电压区进行均质化消融后(图5),反复诱发未出现室速,随访至今未再出现室速发作。
治疗后
- 治疗后90天

患者术后随访未再出现室速。心肌病室速射频消融治疗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的发生,本例患者采用最新的高密度三维标测技术,通过结合窦律下电压基质标测、晚电位标测明确心肌病的病变心肌部位,从而初步判断出室速折返环存在的基质情况;术中诱发室速,通过激动标测标测出室速折返环,拖带标测明确关键峡部位置,精确指导消融单点终止室速。随后对病变心肌进行了均质化消融,破坏心肌病室速可能的折返基质,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手术效果。
本文是曾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