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肝脏里的胆管癌
虽然一般人如果提起肝脏肿瘤都会自然想起肝癌。但是在肝脏里面常常被忽略的肿瘤还包括了胆管癌。
胆管癌可分成3大类,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分为树叶和小树枝,树干及树根。
肝脏里的胆管癌就像出现在小树枝上的鸟巢,有时候体积很大而造成胆管阻塞,有时候数量很多,分布在整个肝脏里。
病发的原因还不很清楚,主要病因胆管结石,约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胆管结石;反之,胆管结石的患者5%~10%会发生胆管癌。其他因素有华支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致癌物质等。
胆管癌另有一个特征是肝脏整体功能保存得很好,不像肝癌,常常和肝硬化相关。
胆管癌早期可无症状,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消瘦、双眼发黄、精神不佳。
验血可以查出癌指数CA19.9会偏高。
胆管癌如果发现得早,那治好的几率是很高的。手术切除患有胆管癌的肝脏是唯一能够根治这种疾病的方法。大部分胆管癌发现时都属于晚期,不适合动手术切除,那时侯只有通过化疗来阻止癌症的扩散,一般寿命都不会超过一两年。
早期发现非常重要,一般肝脏里发现了肿瘤,最重要的就是判断良性还是恶性的肿瘤。
医生们需要根据CT扫描来确认肿瘤特征的讯息来评估肿瘤的良、恶性。
一般情况下,CT扫描就可以判断出肝肿瘤的良恶性。但在特殊情况之下,MRI扫描可以照得更清楚,不论是在量或质上都比CT扫描来得优秀。
除了扫描,另外一种办法可以确认肿瘤的性质就是抽取样本。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放射科医生会在扫描影像帮助下,直接插一根幼细的针进入肝脏肿瘤,在完全受控制下抽取样本。这是一种入侵性的检查,除了轻微的疼痛外,风险包括流血。最严重的风险就是导致癌细胞扩散。
随着流血转移到远离肝脏的地方,落地生根而长出新的肿瘤就是第四期转移。
一般来说,抽取样本是下策。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建议进行。如果病人有考虑接受肝脏切除手术,这个步骤可免则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