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医学知识科普
一、什么是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研究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处理的临床学科,主要针对各种功能障碍,采用综合措施,以各种训练治疗为主,辅以支具、环境改造、适应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改善身体上和心灵上存在的障碍,发挥残存功能,使患者尽可能重获工作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
康复不是医疗后的延续,不是疗养,在急性期就应尽早介入,将康复前置,否则,等出现功能障碍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将事倍功半,康复疗效不佳。
二、康复医学主要针对以下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面瘫和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等。
骨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及骨折后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的矫治、假肢的配制与磨和训练、各类运动性损伤以及软组织慢性损伤。
肿瘤疾病:肿瘤术后(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相关淋巴水肿及运动障碍。
内脏系统疾病:重症肺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危险性评定与训练。
睡眠及情绪心理疾病:失眠、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等。
其他:各类炎症、糖尿病足、外伤和手术创面的愈合、术后粘连等。
三、康复医学常用的评定方法
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步态分析等。
心肺功能评定:心电运动试验、有氧运动能力评定等。
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定。
脑高级功能评定:感知、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等。
神经肌肉电生理评定: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诱发电位测试等。
四、康复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
理疗:采用磁、声、光、电、热能等各种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的方法。
运动疗法:采用徒手运动、手法治疗或借助器械对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
心肺康复治疗:床上下肢自行车、体位训练(抗重力体位)、振动排痰、气道廓清技术、咳嗽训练、主动呼吸训练、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
吞咽治疗: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吞咽困难、功能性吞咽困难、呛咳、颜面部肌肉无力,舌后坠等患者,采用喉镜、吞咽造影、口腔食道测样等评估方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及性状、基础训练(面颊感觉及运动性训练、舌肌牵伸性训练)、电刺激及神经调控技术、扩张治疗技术、针刺等进行综合吞咽康复治疗。
言语治疗:对各种原因所致言语-语言交流障碍患者,采用评估、分类和听说读写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作业治疗:根据功能障碍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作业活动,并进行训练,以恢复其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工程:应用电子、机械等材料和工艺为残疾者设计制作假肢、矫形支具等各种特殊辅助具。
传统疗法:推拿、针灸、各种拳功操等。
本文是邢文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