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术后6-18个月为淋巴水肿发生的高峰期。腋窝淋巴结是引流胸壁、乳腺和上肢淋巴液的重要中转站。乳腺癌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的手术切断了上肢的淋巴回流通路,使上肢的淋巴液不能充分回流,组织蛋白异常积聚引起肿胀,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及炎症和纤维化。那么,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呢?

没有大力水手的力量,却有大力水手的手臂
勿负重
患肢避免负重;
勿受伤
避免患肢受伤,比如蚊虫叮咬、指甲旁边的“倒欠”、擦伤、灰指甲,剪指甲不宜过短;在洗碗、洗衣服时尽量佩戴橡胶手套;

勿大意
避免戴手表、戒指、手镯等饰品;
避免局部的过度挤压,如术侧上肢测量血压;
避免在术侧上肢进行有创性的医疗操作(如打针、抽血、输液、较重手法的操作等);
避免长时间下垂肢体;
避免使用患肢进行剁饺子馅、搓麻将等频繁操作的活动;
避免 跳“甩手”广场舞;
避免进食含盐量过高的食物,这些都可能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避免术侧上肢阳光曝晒、高温桑拿、泡较热的温泉等。
抬高手术侧的上肢
在坐着时,将术侧的手臂枕在小枕头上或枕在座椅扶手上。
睡觉时可以在手臂下垫小枕头或用叠起的毛巾垫高,睡觉侧卧时转向未手术那一侧、以免压迫到容易发生淋巴水肿的手术侧上肢。

出门旅游乘坐飞机时,建议以弹力袖绷带缠绕术侧上肢,或穿戴弹力袖套、弹力服。
本文是邢文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