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善闻 三甲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排尿时间超过1分钟,提示“那里”出了问题,上厕所时留意一下!

1293人已读

你计算过每次上厕所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吗?

排尿时间的长短,与尿液的量、色、气味一样,都是判断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志。

一.一次排尿,大概耗时多久?

膀胱容量一般为300~400毫升,正常男性的最大尿流率应在每秒15毫升以上,那么通常排尿时间应该在半分钟之内。日本一位医生就曾征集过2000多人,调查他们排尿的时间。大多数年轻人是21秒,但老年人却需要30秒以上。

关于「排尿时长」,也曾有科学家对此进行过计算研究。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就这么做了。他派学生去亚特兰大动物园,为各种动物的排尿时间计时,甚至还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排尿过程,并对流出来的尿液进行了流速测量。

排尿等待.gif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观察了各种动物上厕所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排尿“黄金法则”:所有体重超过3公斤的哺乳动物,排尿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这个发现也许打破了许多人的常识。毕竟动物的体型差异巨大,膀胱也是如此。健康的人类膀胱容量可以达到400~500毫升,猫只有5毫升,但大象却可以装18升尿液……按理说,越大的动物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把排尿,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尽管大象的膀胱比猫的膀胱大3600倍,但他们排尿的时间都会维持在20秒内。而对于其他的动物,比如狗、牛和猪等,几乎都会在21秒左右排空膀胱。

图片1.png

排尿等待2.gif

当你看到不同动物排尿旳视频,也许就能理解这个研究结果。越大的动物排尿,就像开了更大的水龙头。

排尿时间也与人类相近.gif

大自然里的许多动物在排尿时间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上述研究还设计了可视化实验,在模拟实验中,3个物种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了排尿。

二. 尿等待病因及发病机制

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引起尿等待的原因多是由于前列腺出了问题。这部分人不仅容易出现尿等待,还常常尿不尽、尿无力。“想当年迎风尿三尺,现如今顺风尿湿鞋”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常见的问题有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括约肌的收缩过度,不能及时舒张或舒张不够,再加上和膀胱逼尿肌的配合不协调,很容易导致尿等待。这部分朋友需要去泌尿外科就诊,服用相关治疗前列腺的药物。症状大部分能够缓解。

尿等待1.gif

引起尿等待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由泌尿系统本身疾病引起,一些常见病因如下:

1.前列腺增生:人体内的大部分器官,在青春期过后都会停止发育,但有一个器官例外,这便是“前列腺”。前列腺被称为男人的“生命腺”,30岁过后,前列腺在雄激素的作用下会“二次发育”,不断变大,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一般来说,男性在45岁左右,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变大;男性随着年龄增大,会出现跑厕所次数越来越多的现象,单次小便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并非年纪大了后的正常现象,其实是前列腺增生的表现。

如果把膀胱比作一个水库,前列腺就是这个水库门口的一块大石头。尿道是从前列腺穿过,增生的组织和腺体向外压迫,使外周少部分前列腺组织萎缩形成前列腺“外科包膜”,受此约束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就会压迫尿道,相当于把膀胱这个水库的出口给堵上了,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膀胱的功能。

2.尿道狭窄:尿道任何部位的机械性管腔异常狭小,使尿道内阻力增加而产生排尿梗阻症状;

3.膀胱肿瘤: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及前尿道的肿瘤堵塞均可引起排尿梗阻;

4.膀胱颈梗阻或硬化症:炎症、非炎症或老化现象导致括约肌及其附近组织的纤维组织硬化,膀胱颈长期痉挛;因局部组织胶原蛋白的成纤维细胞形成导致结缔组织病;先天性畸形,尤其是膀胱颈神经、肌肉结构不良;早期神经损害;阴道、尿道、膀胱颈手术后继发形成膀胱颈硬化等;

5.前列腺癌

很多前列腺疾病都会使患者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相比,因为没有特异性症状,诊断更加困难,容易被忽略,导致病情耽搁。

图片2.png

一般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这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结合肛门指检、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增加前列腺活检,以排查前列腺癌。

6.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多发于50岁以下成年男性,久坐、疲劳、骑自行车等运动、泌尿系统炎症、心理因素和季节变换等,都与其发病有关。临床上以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最常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不尽,疼痛感常放射至会阴或下腹部。

7.尿道感染

此病会出现尿等待,典型尿路改变会有尿频、排尿困难、夜尿症,还可能出现血尿,相关表现为膀胱痉挛、肋脊角压痛、发热、萎靡不振、恶心、呕吐,还有尿道分泌物。

8.脊髓损伤

排尿中枢以下损伤破坏脊髓神经根,引起尿等待、里急后重,由尿潴留引起尿瘘,其他会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症。

9.心理因素导致

如果男性的心理老是过度紧张或者恐慌的话那么就容易出现尿不尽尿等待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只要大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尿不尽尿等待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三.排尿等待对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图片3.png

1. 尿路及生殖道感染

如果对早期症状如尿急、尿频放任不管,进一步可引发尿路感染。

2. 影响膀胱功能

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将损害膀胱逼尿肌,影响膀胱的功能,尿急、尿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排不出尿的情况。

2YYBAGLWCkSAc4dlAAL-RHRlU7s938.png

3. 肾功能损害

如果任其发展,膀胱内残余尿液返流,还可能引起肾积水,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4. 睡眠不足

病情较重的人可出现夜尿10次以上,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1YYBAGLWCneAWd1GAAEm_ArmGL0839.gif

5. 甚至损伤心血管系统

睡眠不足对心血管系统和全身各个系统都会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四.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诊断尿等待并明确尿等待的原因。

l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以及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l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触诊或按压耻骨上区域,检查膀胱和前列腺是否有疼痛或压痛;尿道触诊可触及前尿道狭窄狭窄部位,注意其长度,有无压痛,尿道口分泌物及其性状;对男性可能会进行直肠指检,以查找任何前列腺问题;

l 尿液分析:医生可在诊室使用试纸检测尿液,或者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在采集尿液样本之前,会询问女性末次月经的情况;某些情况下,女性月经期的血液会进入尿液样本,从而导致“假阳性”;

l 血液检查:如果检测发现肌酐升高,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敏感性,但特异性不高;

l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确定梗阻程度,根据所测得的尿流率、逼尿肌压力、尿道压力曲线,以及括约肌肌电图等项数据,可分析前列腺症候群是因梗阻还是激惹所致,可了解是否存在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和膀胱顺应性改变;

l 尿道造影:能更加清晰地显示狭窄部位、程度、长度和各种并发症;

l B超:能清晰地辨明尿道管腔、海绵体组织及尿道周围的层次,明确狭窄的长度、程度以及狭窄周围瘢痕组织的厚度;观察到前列腺的形态、结构、边缘轮廓、内部回声,测定体积估算重量及计算残余尿量;

l 膀胱镜检查:可发现泌尿道内的肿瘤、梗阻、结石、囊肿、感染和外伤等,并对可疑病变进行组织学检查;

五.预防尿等待的措施

1.尿等待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凉,保持良好的心态;

2.尿等待会令患者紧张不安,需要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减轻焦虑情绪。

3.不要憋尿

憋尿不仅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导致血流不畅,充血肿胀,还会给肾脏和输尿管造成危害,甚至造成排尿困难、尿潴留和肾功能衰竭。

就算你忙得屁股长到椅子上了,有尿意也一定要及时去洗手间,而不是呆呆坐在椅子上,毕竟尿尿也花不了你几分钟时间,要是憋坏了可不是几分钟的代价了。

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及时排尿,是对你的膀胱最起码的尊重!

4.减少久坐

前列腺怕久坐,特别是长时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坐垫反复刺激前列腺,引起前列腺充血从而引起炎症,时间长了则增加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身体,减轻前列腺充血。

5.保证每日饮水量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每隔2~3小时要排尿一次。

利用尿液充分冲洗尿道,这样才有利于前列腺分泌物的排出,预防前列腺的反复感染。

6.减少饮食刺激

烟酒等对前列腺和尿道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引起会阴部位的充血肿胀和不适,还可能引起前列腺和膀胱颈的充血,降低前列腺抗病能力。

7.合理安排膳食

多吃蔬菜、水果、坚果,如西红柿、苹果、核桃等。坚果和苹果里含丰富的锌和抗氧化剂,有助前列腺健康。

8.别让前列腺受凉

前列腺喜热怕冷,持续的寒冷刺激,可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相关部位平滑肌收缩,导致前列腺管阻塞,引起前列腺炎或加重症状。

9.做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可使骨盆底肌肉及周围神经功能、血液循环活跃,可能有利于缓解前列腺肿大及炎症反应,改善排尿相关症状。

这项运动,可以站着或坐着做,例如:

2YYBAGLWCu-AWhISAAFRzC9XOMQ692.gif

也可以躺着做,例如:

2IYBAGLWCvWAXUzJAACFk9hEUto794.gif

每周做3-4天,每天做3组,每组8~12次盆底肌慢速收缩,每次收缩6-10秒,然后充分的放松肌肉。坚持2-4周就能看到一定效果,不仅是改善起夜次数,还能对尿失禁和性生活有调理的作用。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