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助化疗可否改善淋巴管血管侵犯I期肺癌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随着CT肺癌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目前的指南推荐对于I期肺癌术后无需进行复制化疗。然而,对于I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淋巴管、血管侵犯患者的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并不定论。鉴于此,来自上海胸科医院的韩宝惠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JTCVS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2633例上海市胸科医院(2008-2012)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其中222例诊断为淋巴管、血管侵犯。使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淋巴管、血管侵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确定辅助化疗的使用是否与淋巴血管侵犯患者的预后改善相关。并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以减少选择性偏倚。

研究者发现,淋巴管、血管侵犯患者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多变量Cox分析表明在I期患者中淋巴管、血管侵犯是无复发生存期(风险比[HR],2.06;95%置信区间[CI],1.58-2.71;p<.001)和总生存期(HR, 2.04;95%CI,1.45-2.87; P <.001)的独立危险因素。
使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后,65对淋巴管、血管侵犯患者的分析表明辅助化疗可改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HR,0.33;95%CI,0.16-0.67; p=.002)和总生存期(HR,0.30;95%CI,0.12-0.74; p=.009 )。

该研究表明,淋巴管、血管侵犯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这与前期的研究报道一致。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应该结束辅助化疗,该研究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即辅助化疗可以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对于患有淋巴管、血管侵犯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化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这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指导临床决策,也使我们的临床决策有证据可依。
作为回顾性研究作者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小编认为非常不容易,且对我们的临床工作帮助很大。希望将来有更大型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研究结果,并对肺癌的病理学亚型也进一步进行细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