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医学——科普5:整合医学在胸部疾病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编者按】 生命科学的发展从宏观到微观带来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一方面从人体、器官、组织、细胞至分子、基因等越分越细;另一方面自分子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诊疗手段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胸外科汪进益大夫对整合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探,并通过医学论坛网的途径科普阐述,以飨读者并有益于广大市民。
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 HIM)目的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问题,解决专科过度细化,专业过度细划导致医学知识碎片化,给临床医生诊疗疾病带来的局限性问题。这就意味着,整合医学(HIM)就是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整合医学是传统医学观念的创新和革命,是医学发展历程中从专科化向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① 不仅要求把现在已知各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加以整合;② 不仅需要将现存与生命相关各领域最先进的医学发现加以整合,而且要求将现存与医疗相关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③ 不仅要以呈线性表现的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考虑问题,而且要以呈非线性表现的哲学的多元思维来分析问题。通过这种单元思维向多元思维的提升,从而构建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更适合人体健康维护和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就当前的医疗技术而言,一种疾病的确诊也许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做到病因诊断。任何一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必然会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多种途径影响到全身其他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严格地说,人体中并不存在孤立的、单一的器官病变;换言之,任何器官的病变都是整个机体的疾病。临床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分割、分析是必要的,然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更需要综合,否则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就不完整。以这种不完整的认识去指导临床实践必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胸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且涉及生命支持,胸部有很多重要的脏器和组织结构:① 主要的有心脏、大血管,如果心脏大血管发生疾病(例如冠心病、主动脉瘤等)就是一些危及生命的胸部疾病;② 除了心脏之外还有肺部,这也是一个胸部重要的脏器,肺部会发生的疾病很多,有肺炎还有一些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等,此外,还有肺部非常重要的疾病就是肺癌;③ 在两肺之间还有一个解剖结构就是纵隔,纵隔也会发生很多重要的疾病,例如有胸腺瘤、畸胎瘤还有淋巴瘤等一些疾病;④ 因为纵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在这个部位有很多的重要的器官结构,还有食管、气管,食管癌也属于胸部疾病,还有食管的一些其它的良性的疾病。所以胸部疾病的范围非常广。
以临床实际来举例阐释,胸外科门诊就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患者,胸部CT报告显示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s),患者非常焦虑,究竟是不是肺癌是最纠结的问题,究竟如何才能确诊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相关辅助检查非常多。比如血清自身抗体(免疫学)、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科)、液态肺活检(分子实验室)、超声电子支气管镜(超声科和/或呼吸科)、病理(病理科),无法取活检者可能要借助于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核医学科)、数字肺分析(计算机软件系统),甚至胸外科手术,因此一例肺小结节患者的确诊,即使就诊的科室是胸外科或呼吸科或者肿瘤科,仅凭一个科室,都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临床医师具备整合观念,掌握各个检查及操作的优点及局限性,才能实现“所有恶性结节都能早期切除,良性结节不开刀”的终极目标。
胸部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等的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医学强调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机整合;是把全科医学、转化医学、循证医学、互补医学,还有其他医学的精髓加以整理整合,使之适合、符合患者的全身整体治疗。整合医学是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显然是将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
附:胸部整合医学专科门诊:上海市东方医院(陆家嘴院区) 周一下午
本文是汪进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