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汪进益 三甲
汪进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胸外科

肺结节活检及其病理诊断的必要性

205人已读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肺癌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低剂量薄层螺旋CT (LDCT)影像是早期肺癌起始筛查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肺癌筛查项目的开展以及常规体检人数的增加,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s)检出率显著升高。肺结节(~≤3 cm)活检在早期肺癌筛查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早期诊断肺癌及指导治疗,而且可以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然而,目前我国的活检率仍有待提高,且国内关于肺癌的筛查方案也主要集中于影像学检查。

近十年以来肺癌患者总体预后有所提高,这得益于逐渐普及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和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与数据表明:① 早期诊断肺癌对提高患者预后尤为重要;② 早期肺癌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或其它原因做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被发现;③ 肺癌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家族史、肺癌相关环境接触史及慢性肺疾病史等,这些风险因素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客观评价;④ 高危人群起始的筛查方法为低剂量螺旋CT。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高危人群的定义有不同的标准,应结合实际流行病学情况作出相适应的标准。影像筛查有着明确的标准,也就是综合分析肺结节的大小、形状及特性等来推测恶性肿瘤的概率,以此指导处理策略的制定,包括是否随访、随访频率和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结节的性质

肺结节活检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优势:① 确定结节是否为恶性肿瘤,可以避免影像筛查中的假阳性而导致过度治疗;② 明确肿瘤病理亚型,指导合适的治疗方案;③ 对肿瘤进行分子检测,选择对应靶向药物,实现精准治疗的目的;④小活检本身具有创伤小、风险小、花费少、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解剖结构复杂、被骨性结构遮挡的肺结节及纵隔病灶。

肺结节活检是肺癌早期筛查及规范处理早期肺癌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下,其作用不限于传统的病理确诊和分型,还包括病理分期,以及为分子检测提供标本。随着肺癌研究的快速进展,小活检病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学科医生间协作是当前和未来更有效地通过小样品诊断和指导肺癌治疗的保证。

汪进益
汪进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