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汪进益 三甲
汪进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胸外科

正确认识肺结节的概念与处理策略

125人已读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s)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0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当前肺结节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改变之一。

随着临床上薄层CT等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健康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结节(特别是肺小结节)被发现。从影像学角度来看,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 GGN)的改变是从为①单纯GGN (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进展到②部分实性结节或③实性结节。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早期肺腺癌表现为①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和②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两者在影像学上都表现为局灶性GGN。根据目前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报道:①pGGN的恶性率大约接近20%;②而混合密度结节GGN(mixed ground-glass nodule, mGGN)的恶性率约超过60%;③以GGN为表现的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几乎高达100%,所以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GGN恶性病变的警惕性。

肺结节的处理是困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大问题:手术还是随访观察? 绝大多数健康筛查发现的肺结节为早期病变,以传统的手术方式处理已不适宜,需要①微创化、②个性化和③精准化的手术方式来处理这些肺结节。目前微创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和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3D-CTBA)等先进技术在肺结节的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切除肺结节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

保留了患者的肺功能,几乎达到了微创化精准化的要求。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对于肺结节直径<20 mm的GGN,应该进行规范地随访观察,初次发现的肺小结节,应至少随访1次。对于确需手术的患者,应遵循肺部手术的原则:①在最大限度切除病灶的同时,②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③使患者尽可能地拥有正常的生活质量。对进一步需要外科处理的患者,应根据肺结节的大小、位置、病变特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

肺结节处置流程.png


汪进益
汪进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