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喝玩乐,预防秋燥便秘
春有“倒春寒”,秋有“秋老虎”。刚过立秋的一段时间,天气高温湿热,湿邪盛行,人体一旦“破防”,湿邪入内,阻滞肠胃,就容易引起腹泻。但是随着秋季的深入,空气愈发干燥,燥邪就会胜过湿邪,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人为秋燥所伤,津液流失,容易上火。因此,秋季实际上是便秘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秋季便秘,可从“吃喝玩乐”四个方面入手。
吃: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芹菜、菠菜、竹笋等蔬菜,樱桃、香蕉、石榴等水果,玉米、燕麦、荞麦等杂粮,香菇、木耳等菌类,以及黄豆、青豆等豆类,花生、核桃等坚果,均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水溶性纤维素还可以吸收水分,增加大便的体积和重量,利于排便。但须注意,过量摄入膳食纤维可能导致肠道梗阻,反而容易引发便秘,因此要注意量的控制。
喝:多喝水,适当喝酸奶。秋季干燥,体内水分流失较快,日常应多喝水,适当补水。同时,多喝水也可以配合膳食纤维,达到更好的润肠通便效果。酸奶当中的益生菌有助于促进肠道中的健康菌群繁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使得排便正常。
玩:游山玩水。到了秋季,困乏懒动,枯燥的锻炼很难提起兴致。此时秋高气爽,山明水静,不妨约上三五亲朋,到郊野游山玩水,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部分研究显示,增加活动量可以改善胃肠运动。肠胃运动较好,则不容易发生便秘。
乐:做些有益的事,让自己开心。中医讲六淫七情,情志也是致病因素。秋季肃杀,人心忧伤;秋季应肺,忧则伤肺。一旦伤到本脏,势必为燥邪所胜,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也就容易发生便秘。
秋燥有内外之分。在外有凉燥温燥,在内有热燥寒燥,均可引起便秘。一旦发生便秘,应当及时就诊,知其寒热,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本文是朱培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