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高泌乳素血症,如何规范处理?

发现高泌乳素血症,如何规范处理?
临床经常碰到泌乳素高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医生条件反射会想到垂体泌乳素瘤,进而会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或排除,以保万全。但大部分人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后,结果又都正常了。
问题出现在哪里?
了解情况后发现,其实很多都是因为泌乳素检测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和细节没有做好,另外,没有考虑到其他一些情况。而这些都是可以避免或临诊中想到的。
为了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正确的检测方法是:抽血之前应避免性交、刺激乳房、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至少安静休息半小时以上,在上午 9~11 点(一天当中泌乳素分泌的谷值时间)抽血检测。
1. 诊断

诊断分3步走很关键,现代生活节奏总是急匆匆的,但不要逼着医生赶紧给出答案,毕竟兹事体大,很多时候,慢慢来、等等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诊治策略。

无论国内外的指南中,都没有提及检查泌乳素需要依赖女性月经时间,因为泌乳素分泌虽然在月经周期会有所不同,但是这样的变异对于临床判断诊治并不构成影响,所以不要再去问医生“月经第几天能检查泌乳素”之类的问题了。
正常人泌乳素分泌以晚上睡眠期间为最高,而醒来后短期内血液浓度尚未回复基线,因此中国的诊治共识中认为采取巳时采血会比较好。而且进食与否并不影响泌乳素的浓度,所以完全没必要老清老早饿的头晕目眩去医院采血检查。

影响泌乳素分泌的因素非常多,常见的药物比如安眠药物、胃药、中药,并且精神状态也会影响泌乳素分泌,比如焦虑紧张就会引起泌乳素增高,所以没有必要一看到检查结果泌乳素超过正常范围就认为存在病理因素。更何况目前国内各个医疗机构对于泌乳素的检查方法和采用的试剂盒并不统一标准化,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现在甲医院检查泌乳素高,而在乙医院泌乳素却是正常的现象。

在明确了确实存在具有病理意义的高泌乳素血症后,那么是否一定是泌乳素瘤呢?这还需要进一步慢慢考虑的。不是说检查一个垂体磁共振发现有占位就一定是泌乳素瘤,因为正常人群中垂体无功能瘤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差不多可以达到十分之一的可能性。
另外在看到泌乳素水平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单位,不要仅仅看到一个数值就紧张得晕过去,因为很多不同的检查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单位,而这些单位之间本身就可以相差好几个数量级,这个“数值+单位”的判断应该是小学数学教授的内容吧,不要成年人了还在犯小学生都不容易犯的“1公斤大米和30厘米棉布,哪个大”的错误。
2. 治疗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
1、首先排除生理性和药理性高催乳素血症,确诊为病理性才进行治疗。目标是控制血清催乳素水平、恢复女性正常月经和排卵功能、减少乳汁分泌、改善头痛和视功能障碍等压迫症状。所以只有出现闭经、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状的患者,或垂体巨大腺瘤有压迫症状的时候,才需要治疗。有些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没有这些症状,可以不用治疗,密切观察就可以了。
2、药物治疗:主要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喹高利特),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控制好泌乳素以后,进行促排卵治疗等。
(1)溴隐亭是首选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果溴隐亭治疗效果不满意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卡麦角林。
(2)溴隐亭一旦决定服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每天口服,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会引发血清PRL水平反跳升高。
(3)服药一般需要至少两年以上,根据病情酌情减量至停药,不孕者直至怀孕后才停药,并没有证据认为溴隐亭对胎儿有毒性作用。
3、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或巨大垂体腺瘤伴有明显压迫症状者。术后仍有肿瘤残余者,需要进一步采取药物治疗或必要时放射治疗。

请注意治疗方案中的第一条,无症状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即使是垂体微腺瘤也可以不采取任何治疗,只需要每年例行复查随访即可。如此看来国内的高泌乳素血症确实有过度诊治之嫌。
在药物治疗方面,卡麦角林的治疗效果要远优于溴隐亭,只可惜国内目前只有溴隐亭被药监部门批准上市,有些患者会选择海外代购方式来获取卡麦角林,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从患者的反馈效果来看,确实要比溴隐亭满意,而且服用也比溴隐亭简单,卡麦角林一周两次服用即可,而溴隐亭需要每天一次,甚至有些患者还需要一天多次服用才能获得相同疗效。
治疗适应证

手术的指征主要指向大腺瘤和垂体瘤囊变、卒中等,以及出现压迫周围组织。不过国内有些地方会由于医院绩效考核的关系而采取比较激进的治疗方案,这不是一个好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门诊也有很多女性患者会来询问高泌乳素血症服用溴隐亭究竟吃到啥时候才算完,是不是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要终身服用,其实从指南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对于微腺瘤患者,在绝经后完全可以不用去管泌乳素是否高,可以采取不治疗的策略,因为虽然有研究支持高泌乳素血症会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高,但是这一方面仅仅是增加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骨质疏松本来女性绝经后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治疗措施,因此完全可以与泌乳素没有关系。


对于一小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溴隐亭无效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多巴胺抵抗,那么此时选择改为卡麦角林还是有很多患者可以有效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卡麦角林呢?由此可见国内患者确实在药物选择方面比较可怜。


3. 妊娠期患者的治疗
对于服用溴隐亭的患者怀孕怎么办?其实指南中也是有比较明确的原则推荐的,一个原则是微腺瘤基本不会在妊娠期出现变化,因此此类患者发现怀孕后可以停用药物;第二个原则是大腺瘤患者有可能在怀孕后出现垂体瘤卒中、增大的情况,因此此类患者可以在怀孕期间继续服用溴隐亭,并不会增加患者所担心的影响胎儿的问题。

另外在临床还发现有一些医院会建议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怀孕后采取监测泌乳素的随访方案,但是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本身怀孕后泌乳素就会生理性增高,这样的监测根本无法起到任何评估疾病的作用。
在怀孕期间真的要监测的话,不如监测视野来的合理,监测视野变化可以比较简便地发现垂体瘤增大压迫视神经的问题。
最后归纳一张表格,供各位在妊娠期进行诊治决策时参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