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奕凯 三甲
赵奕凯 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

心房颤动十问十答(下)

330人已读

6.心房颤动分为几种类型?

房颤动可以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分类,可以根据是否合并瓣膜疾病分类,也可以根据是否有症状来分类。但最最重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单次房颤发作时间长短进行分类。发作时长短于7天的是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是持续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是长程持续性房颤,对于那些实在顽固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我们也将其称为永久性房颤。但很多人不禁会问,对房颤进行分类到底有什么用呢?这是因为房颤发作的时间长短不同,对应的治疗侧重、临床预后也各不相同。


7.医生说我得了房颤,为什么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心慌、胸闷、头晕、乏力是房颤常见的症状,但大概有33%-42%的房颤患者,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到他们真正确诊房颤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卒中的严重后果。我们推荐所有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进行房颤的心电图筛查,高血压患者、心衰、瓣膜病患者、脑卒中患者、甲亢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哪怕没有房颤的症状,也需要积极完善心电图进行房颤筛查。如果没有心电图监测设备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是左手食指搭右手脉搏,如果发现脉搏不整齐,那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房颤筛查。


8.哪些房颤患者更容易中风?

心房颤动患者最大的远期风险就是脑卒中,一旦心房中的血栓形成掉进大脑血管以后,便造成不同程度的心源性脑梗死。研究发现,对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高龄(年龄大于65岁)、糖尿病、女性、既往有过血栓栓塞事件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中风的概率甚至能达到正常人的五倍。因此,我们将上述的几个因素整合成了一个血栓形成风险的评分,即为CHA2DS2-Vasc评分。如果男性房颤患者评分超过了2分,女性房颤患者评分超过了3分,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


9.房颤患者可以拔牙吗?

有一部分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为了规避较高的血栓风险,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是更加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或瘀斑等事件,出血后可能也需要比常人更长的时间止住。有一天,老病人牛阿姨来到了门诊,说她需要拔牙,但很担心吃着抗凝药去拔牙会不会血流不止。其实抗凝治疗相关的指南告诉我们,对于拔出1~3颗的牙齿、牙周手术、脓肿切开手术和种植牙的手术,只需手术当天停用一次抗凝药即可,手术结束之后26小时就可以重新恢复抗凝药的使用。往往口腔科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口腔病变,做出更加谨慎的考量,因此拔牙之前请务必和心内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都进行沟通哦。


10.房颤患者测量血压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心室率紊乱,脉率明显少于心率的房颤患者,使用普通的普通血压测量方法得到的数值,可能会明显低于病人的实际血压。由于房颤患者远端的脉搏短绌,腕式血压计也无法准确测量患者血压。因此我们主张房颤患者量血压的原则,是使用上臂式的水银血压计,提高充气压,减慢放气速度,测量多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如果有条件,不妨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检查,可获得更为客观的血压值。

赵奕凯
赵奕凯 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