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度近视的诊治不容延误
一般认为,超高度近视是指眼轴超过28mm,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上的近视。眼科临床已经证明超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是中老年人群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多不可逆。临床上,医生一般建议要淡化轻度近视,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人群。但是,目前高于600度的高度近视占近视人群的27~33%,而且轻度和中度近视中将会有10%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大部分高度近视终身稳定,眼球形态保持不变。但是部分高度近视是持续发展的,会成为超高度近视。健康成年人眼轴的长度一般为24mm左右,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度数相应地就会增长300度。部分高度近视逐渐发展为超高度近视,会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需要认识超高度近视存在的危害。
超高度近视人群中61.7%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高度近视人群中最常见得近视弧形斑为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0%;弧形斑可引起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也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51%,中、重度的后巩膜葡萄肿危害较大。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也包括多种视网膜和脉络膜的退行性病变。与屈光度、年龄、眼轴长度比较,后巩膜葡萄肿引起的病理性损害是影响患者矫正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发生均与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周边变性、玻璃体牵拉有关;黄斑病变也是超高度近视的重度并发症,可以引起中心视力的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均与黄斑部脉络膜萎缩有关。具体来说,黄斑出血发生率为13%,漆样裂纹发生率为29%,Fuchs斑发生率为10%,新生血管形成发生率为26%,黄斑萎缩发生率为18%,黄斑裂孔发生率为5%。
高度近视的眼轴往往超过26mm,从26mm到28mm发展过程很缓慢,容易忽视。如果眼轴发展超过28mm,就要密切观察,到专科医院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每年进行常规的专科检查很必要。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预防,预防大于治疗,采用防与治结合的手段对高度近视导致的盲残人群发生具有积极作用。专业化建议:后天的失明比先天的失明更让人痛苦,爱护视觉,做定期体检,保护生命,渡健康人生。
本文是吕沛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