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传丽 三甲
周传丽 副主任医师
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科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吮指习惯的危害

336人已读

我是正畸周医生,今天跟大家分享儿童比较常见的一个口腔不良习惯---吮指习惯产生的原因?有什么危害?应该怎样戒除?

什么原因会导致儿童出现吮指习惯呢?

婴儿在一岁以内有口欲期,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会咬手、咬玩具、安抚奶嘴等,抓到什么咬什么,这种现象是为满足口欲期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而出现的行为,不建议去干预,只要保证他咬的东西干净卫生就好。我们之前认为三岁前的吮指都不算不良习惯,不需要额外干预。但如果这种习惯延续到儿童三岁以后,就有可能导致牙齿或者儿童的上下颌面结构出现一些错颌畸形,这时候我们称之为口腔不良习惯,而且三岁后的儿童配合度会更好,不良口腔习惯就需要及早戒除。现在的观点认为,既然吮指容易导致牙齿和颌面的畸形,在权衡吮指带给儿童的利弊的情况下,建议更早戒除他。

常见的吮指习惯有哪些?有什么危害呢?

常见的吮指习惯呢分这么几种,一个是吮吸大拇指,大拇指朝上含入口内,大拇指的指腹是朝向我们的上腭部的。这个习惯会导致上前牙唇向外展的,可能会出现间隙,往前突,上牙弓型比较狭窄。下颌前牙会被压低和舌倾,上下前牙表现为明显的深覆盖,但通常不伴有深覆合,上下前牙是咬不上的,脸型上看是一个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表现,比较影响美观。

还有一种吮指习惯是咬食指,它是抠着下前牙的舌侧咬,这样导致的错颌畸形表现为下前牙会往前突,可能会出现前牙的反颌或者前牙局部的小开合,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咬手的各个部位的那种习惯,都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局部牙齿的错颌畸形情况。

如果三岁以后还有这些习惯的话,建议家长尽快干预,尽早戒除。戒除不良习惯比较早的话,它导致的错合可能会自然调整。越晚错合程度越严重,自然调整的可能性越小,后期需要正畸治疗。而且,不良习惯持续的时间越长,戒除的难度越大。有研究表明超过八岁依然没有戒除的口腔不良习惯,往往需要心理医生一起干预,再配合不良习惯矫治器。总而言之,口腔不良习惯戒除的越晚戒除难度越大,导致的错合畸形也越严重。

吮指习惯如何干预戒除呢?

特别早期的,两岁到三岁的时候,需要家长充分的陪伴孩子,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帮助孩子转移口欲期的这种心里需要,就像戒奶一样,大多数的孩子会在这种过程中自然的戒除掉吮指习惯。

如果三岁以后就要采用一些特殊方法了。我们会建议戴那种防止吮吸手指的手套,或者是把孩子睡衣的袖口完全缝死,让他不能自由地去咬他的手指。

还有一些家长会在他长时期吮吸的手指上涂抹药物啊、辣椒或者是什么,总之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越快越好的戒除掉吮指习惯。

再次强调,如果能特别早的戒除掉这些吮指习惯的话,孩子的错颌畸形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的自行调整。如果不能,等错颌畸形相对严重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矫治装置了,比如唇挡、舌刺、MRC等,这个时候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周传丽
周传丽 副主任医师
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