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环海 三甲
刘环海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

生活护耳小贴士

138人已读

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2022年世界爱耳日主题为“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直译为“谨慎用耳,耳聪一生”。2022年中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为了保护耳朵,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

hearing-day-2022-web-banner-zh68888415caad48bcbbdfd5d2fab6d9de.jpg

1、不往耳朵里塞东西

引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如“米饭,小豆子,玩具等”。若发现孩子将异物塞入耳中也不要试图自行替幼儿挖出异物,以免二次损伤外耳道或造成鼓膜穿孔,进而影响听力,可就近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2、不经常掏耳朵

耵聍(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能黏附外来的灰尘、飞虫等,对耳道可起到保护作用。很多人有定期挖耳屎的习惯,觉得这样才卫生,但是专家建议尽量避免自己去清理耳垢,因为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可能会累及中耳,造成中耳炎而引发听力下降。

3、避免耳朵进水

游泳、洗澡、洗头时,注意不要让耳道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道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患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道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鼓膜,对听力造成损害。如耳道进水或进异物造成听力下降,应及时至耳鼻喉科门诊,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图1.png

4、正确捏鼻,避免中耳炎

感冒时经常会流鼻涕,错误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捏住两侧鼻翼、堵住鼻孔的同时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引发炎症。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把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纸巾中。

5、避免噪声侵蚀耳朵

过强声音和刺耳声音都是噪声,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高噪声环境中,要配戴适当的防护耳罩或耳塞。突然出现噪声时,应及时用手堵住耳朵,并张大嘴巴。

6、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

长时间使用耳机容易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尤其在噪音环境下,比如地铁、公交及马路上,需较高分贝的声音才能覆盖背景噪音,因此长时间佩戴耳机容易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不可逆的听力损害,一般遵循60/60法则--即连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最高音量的60%。此外长期佩戴耳机,外耳道内潮湿闷热,通气不良,易滋生病菌,引发炎症。

图3.png

7、合理使用药物

用药不当是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另外如果患儿携带易感基因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避免一针致聋的悲剧发生。

8、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9、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图4.png


刘环海
刘环海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