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术后如何复查?

肺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外科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后需要进行规律复查,有效地评估手术部位的康复状况,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发现新生肿瘤,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外科手术只是恶性肿瘤治疗的第一步,规律全面的定期随访复查,是保障术后长期预后的重要手段。
1、复查频率:肺癌手术后,根据肿瘤恶性程度、转移程度、分期等因素,综合衡量复查的周期,即“个性化治疗”。对于非常早期、恶性程度很低的肿瘤,推荐的复查间隔可能会更长,项目少一些;而对于病变分期偏晚、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推荐的复查间隔可能会更短,项目更全面。

Tis原位癌:术后每年复查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Ⅰ期:术后无需放化疗,术后一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一年后改为半年一次。2年后每年一次。
Ⅱ期—ⅢB期: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一般为4-6周期。部分淋巴结转移患者化疗期间应进行放疗,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一般来说,前两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至术后5年;此后,每年复查一次。
2、复查项目:复查项目包括胸部CT、腹部彩超、颈部淋巴结彩超、血液肿瘤标记物。对于恶性度高、分期偏晚的患者,可每半年至1年行头颅MRI和全身骨扫描检查,或患者出现脑部不适、骨痛等不适症状时,也应及时行头颅MRI和全身骨扫描,以排查有无脑转移和骨转移。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意愿可选择全身PET-CT检查。

一般来说,主管医生最了解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结合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制定复查项目和复查频率,推荐到主管医生门诊进行咨询和复查。
(文中部分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本文是孙继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