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法(1)

发表者:刘震洋 人已读

昏迷促醒的治疗


长期昏迷病人系指病人处于植物人的状态,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长期昏迷病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提升了促醒治疗的水平和质量。




AEROSPACE【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积极的病因治疗是为首要。否则将会加重昏迷程度和影响病人的苏醒。


脑保护剂治疗。长期昏迷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生脑代谢紊乱、缺血缺氧、自由基损伤等病理生理改变,故早期、足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护脑神经细胞,可以避免脑细胞的进一步受到损害。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变浅或消失,呼吸道的分泌物难以有效排出,易导致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除应加强吸痰护理工作外,必要时应及时予以气管切开术,有利于呼吸、给氧 和吸痰。


防治感染。昏迷病人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肺部及尿道感染。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以抗菌效果最大而毒性最小者为宜;同时加用免疫增强药物治疗,以提高疗效。


预防和控制高热。病人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或感染引起的高热对脑神经的损害严重,对意识的恢复不利,应采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联合使用。


预防和控制癫痫。脑部损伤极易引发癫痫,癫痫尤其是大发作,可以加重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故对癫痫应早预防、早治疗。但抗癫痫药物多有中枢镇静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反而会加剧病人的意识障碍,故应使用较小剂量和对意识障碍影响较小药物为好。


加强营养。昏迷病人的能量消耗是正常人的140%-250%,足够的营养支持是昏迷病人康复的基本条件,同时应给与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防治并发症。如加强定时翻身及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应激性胃溃疡,行脑室(或椎管)-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等。





【药物治疗促醒】


目前主要有儿茶酚胺激动剂、胆碱能激动剂(包括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其他一些药物。


1、儿茶酚胺激动剂。脑损伤后可引起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及其通路的破坏,导致多巴胺合成的减少和儿茶酚胺神经冲动传导的受阻。儿茶酚胺激动剂能减轻脑部抑制,且能提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其原理是美多巴等左旋多巴在体内可以转化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补充正常递质的不足。泰舒达和溴隐停等激动剂,则是选择性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突触后膜,使其增强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和增强多巴胺的疗效。


2、胆碱能激动剂。石杉碱甲(哈伯因)是最近从我国石杉科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其代谢产物为维那克林)为另一新型可逆的中枢胆碱酯酶抑制剂,口服后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且持留时间较长。上述2药均可口服,对改善认知、记忆及行为作用明显。胞二磷胆碱为常用的胆碱能激动剂,可较大剂量的静脉滴注或肌注;能增强有关的网状结构功能,对锥体束也可起兴奋作用,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还可扩张血管床,增加脑血流量。


3、盐酸纳洛酮(金尔伦)。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对阿片受体亲和力比吗啡大,能阻止吗啡样物质(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故成为阿片碱类解毒剂。可予肌肉或静脉注射。


4、其他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酯、脑复康、脑活素、腺苷钴胺、依达拉奉、克脑迷、氯酯醒、细胞色素C、ATP、尼莫地平、银杏叶制剂等,对长期昏迷病人的预后转归有其一定的积极疗效,但在综合治疗中已常使用了此类药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