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天宇 三甲
张天宇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再造美丽耳廓,这个环节容易被忽视

941人已读

作者:童华 审核:张天宇

大多数小耳畸形患者或家长们对耳再造的手术流程已经有所了解(如果还不清楚请阅读我们的往期科普文章:耳再造必读),其中就包括在一期手术前完成4-6次术区激光脱毛。

但临床工作中我们时不时还会遇到一些患者没有很好的完成术区脱毛,导致再造耳廓的美观程度受到不小影响。“细节决定成败”,对于耳再造这类技术复杂、治疗周期长的手术来说更是如此。患者和家长朋友们需要重视术前与术后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今天我们谈谈术前激光脱毛的问题,这个环节容易被一些患者或家长忽视。

小耳畸形患病侧耳廓通常被称作残耳,它的形态比正常耳廓小很多,意味着其包含的软骨和皮肤量都较少。耳再造手术中由医生先雕刻一个新的耳廓软骨支架,然后植入到患侧手术区域。这时问题来了:包裹软骨支架的“衣服”不够怎么办?为此,手术医生们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他们借用残耳的“隔壁邻居”——耳后区域头皮一起参与形成新的耳廓。医学难题的解决并不容易,经常会面临顾此失彼的情况。头皮作为耳廓的新“衣服”固然安全耐用,但它表面又粗又密的头发也会被一起带到耳朵上。这个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1.png

常用仪器1——科医人M22

2.png

常用仪器2——飞顿辉煌360

伴随科技进步而诞生的激光脱毛仪器就是解决以上难题的答案。激光照射皮肤后产生选择性光热效应,毛发所含黑色素越多则其根部的毛囊受到的热损伤程度就越重,但皮肤中其它不含黑色素的结构则不会受到伤害。热损伤达到一定阈值时毛囊发生永久损害,这个毛囊以后就不会再长出毛发了。毛囊实行轮休工作模式,即单个毛囊长出一根头发会维持大约2年的生长时间,随后这根头发自然脱落,毛囊进入大约3个月的休息潜伏状态。因此,每次激光治疗只能把活跃生长的毛囊破坏,处于休眠状态的另外一部分毛囊不受影响。经过4-6次、6-8个月时间的反复治疗,才能保证活跃生长和休眠状态的毛囊都被有效“歼灭”。

3.png

毛发生长周期示意图

鉴于以上原理,小耳患者要不折不扣的规范完成足够次数的脱毛治疗。在一期手术前残耳后上方区域的头皮是光滑平整的,进行激光脱毛时治疗手具可以很好的贴合头皮进行高效治疗,此时期脱毛效果较好。由于术前准备时间太短或者其它各种原因,许多患者没有在术前完成脱毛疗程,错失最佳的治疗窗口期。耳再造一期和二期手术后,头皮紧紧包裹着软骨支架,形成沟壑起伏的三维形态,即使选择最小尺寸的激光手具头也无法与这些部位的皮肤完全贴合,激光能量就不能全部输送到皮肤深处发挥治疗效果。如果增大激光能量又会对娇嫩的耳廓皮肤产生损伤,形成两难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即使经历更多次的激光治疗,也较难取得理想的脱毛效果。

4.png

耳廓再造一期术后

5.png

耳轮及其后方头皮残留较多毛发

6.png

耳廓再造二期术后

7.png

耳轮及耳舟残留较多毛发

因此,小耳患者和家长们请一定记得,手术前需要规范完成激光脱毛,不留遗憾!

8.png

小耳畸形患者脱毛前后对比,右图白色区域示已完成脱毛的范围。


张天宇
张天宇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