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超声内镜究竟是哪种特殊内镜?为什么胰腺肿瘤要做这个检查?

发表者:韩序 人已读

超声内镜(EUS)检查对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大约一半的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转移,30%的患者为局部晚期而无法通过手术治愈。胰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典型症状,并且它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常见健康问题的症状重叠,例如,胰腺癌患者通常会有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胃肠疾病的结果。部分较为显著的症状也往往是由于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所致。例如,胰头部的肿瘤可能会压迫胆管而导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筛查黄疸原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得了胰头癌。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很有可能误导诊断,从而使患者失去早期发现的机会。大量研究证实,当胰腺癌直径大于2cm时,多数已发生局部侵袭、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此时手术切除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而当胰腺癌直径小于1cm时,术后生存率会大幅度提高。既往研究表明,肿瘤长径<1cm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肿瘤长径1~2cm患者明显升高(80.4%比50%)。因此,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至关重要!

胰腺癌的筛查往往需要依靠更高级的增强CT或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联合肿瘤标记物等。但是这几种筛查手段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增强CT和核磁共振不能作为常规筛查项目,这些影像学技术对直径小于2cm小胰腺癌病变漏诊率最高可达30%以上。而CA19-9现阶段是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肿瘤标志物,但有约10%的胰腺癌患者的CA19-9不会升高,称之为“CA19-9假阴性的胰腺癌”。因为这些患者体内的Lewis抗原是阴性,不能合成CA19-9,所以这部分患者即使胰腺癌癌灶很大,分期很晚,CA19-9仍无明显升高。

近些年,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早期胰腺肿瘤被筛查了出来,从而幸运的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这次,就向大家隆重介绍超声内镜!

1.jpg

2.jpg

什么是超声内镜(EUS)?

超声内镜(EUS),通常也叫超声胃镜,是在胃镜的前端加了一个高频超声探头,可以在胃或十二指肠内以最近的距离检查胰腺实质,避免了胃肠道内气体对超声探查的干扰,可提供胰腺实质的高分辨率超声影像,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的方法。超声内镜(EUS)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以至于直径小至5mm的胰腺病灶都无处躲藏。

超声内镜检查对于胰腺肿瘤确诊的临床价值

超声内镜(EUS)检查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明确肿瘤性质,避免了许多漏诊误诊。对于呈等回声表现或者边界不清或者脂肪胰基础上不易检出的小胰腺癌、胰腺炎性病变、胰腺良性肿瘤,其发现和鉴别诊断则更加困难。超声内镜增强造影成像可以有效地鉴别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及其他良性病变,从而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超声内镜(EUS)对胰腺肿瘤诊断的敏感度普遍达到95%左右。有学者认为超声内镜是检测小胰腺癌的最佳手段。此外,EUS 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显示胆总管、十二指肠和门静脉等结构,故对胰腺癌的术前分期也有很大临床意义。

3.jpg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增强成像技术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EUS-FNA)让超声内镜如虎添翼,应用极大提高了超声内镜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由于胰腺位置十分深在,病理活检极其困难。这种情况下,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EUS-FNA)就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帮了我们胰腺外科医生的大忙!它属于微创获取组织标本的活检技术,将针头经过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穿刺进入胰腺头、颈、体、尾部的肿瘤病灶,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让胰腺癌无处藏匿”,具有方便、便捷、风险较低、创伤少、痛苦小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在进行胰腺癌规范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之前必须要拿到“金标准”病理学依据,因此,EUS-FNA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4.png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EUS-FNA)

另外,超声内镜对胃肠道壁层次结构能够清晰显示,普通胃镜发现的消化道的黏膜下隆起性病变(SMT),可以通过超声胃镜明确病变的起源以及病灶的良恶性。

综上,超声内镜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神器”,能够早期发现、精准诊断胰腺肿瘤,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是韩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