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不可忽视的中药外治法

发表者:徐敏 人已读

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药是口服发挥作用的,但外用中药(通过皮肤、甚至闻嗅)也同样有神奇疗效。中药外治法,即中药经皮肤、腧穴、五官九窍渗透吸收,或配合手法、器械从体表进行治疗的一门科学,是中医疗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局部用药药物不仅用量小,而且不经过胃肠道吸收,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胃肠反应和肝肾损害的风险。笔者在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高利老师出诊的过程中,注意到老师们治疗疾病均是因人制宜、采用多种给药方法,除了汤剂外,也经常采用药物局部外敷法。例如用五倍子、琥珀、煅龙齿共研细末敷脐治疗汗证,醋调吴茱萸粉贴足跟治疗足跟痛,三琥散治疗脑血管病失眠谵妄等等,均有良效。

举例(史载祥验案):冯某,男,55岁,腹胀、纳呆、10年余。刻下伴有左侧腰部酸痛,失眠,尿量减少,大便日2行。舌苔黄腻,质红,脉沉细。既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曾采取利尿、腹腔穿刺等方法,腹水长期未曾彻底消除。化验:HBV-DN乙型肝炎病毒核酸1000/ml。处方: 醋红大戟粉3g,醋甘遂粉3g,肉桂4g,公丁香6g,冰片2g,琥珀粉1.5g。外用,每日取适量温水调,敷肚脐。配合汤药治疗,药后尿量增加,腹围和体重减轻,食纳改善。【按】患者肝硬化腹水诊断明确,应属中医“鼓胀”的范畴。虽有饮邪停留,但日久体虚,不耐攻伐,西医的利尿药长期应用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腹水应为漏出液,含蛋白成分,反复腹腔穿刺抽吸腹水,恐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导致越抽越长的恶性循环。因此中医药治疗体现了其优越性,此患在史老门诊规律治疗数年,病情稳定。外用方中的大戟和甘遂都是峻烈逐水药,还会对消化道有较强刺激(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服用大戟和甘遂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死亡的的报道),口服恐不能承受,现经脐部皮肤吸收,即能发挥温和逐水的作用;肉桂和丁香温热,制约大戟和甘遂苦寒之性,顾护肝肾阳气;冰片走窜,加强药物的吸收,亦可减少局部皮肤过敏;琥珀镇静安神,有助于改善睡眠。

历史沿革:中药的外治法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外治十八法”的记载,对内病外治有详细记录。后散见于诸家医籍,但直至清朝始有四部外治学专著相继问世,中药外治法达到鼎盛时期,第一部专著是程鹏程《得生堂外治秘方》,后来吴师机的《理溣骈文》流传最广。

外治法的原理:外治法与内治法同样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与内治法殊途同归,应用外治法必须熟练掌握经络学说和脏腑辨证。清·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不仅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在局部发挥作用,还可通过血循环、经络的传导在远隔部位发挥作用,可以治疗的疾病也不限于体表疾病,而是可覆盖内、外、妇、儿、皮肤、骨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以中医应用膏剂敷贴俞穴治疗疾病为例,腧穴贴药后,可使药力随腧入肺,灌精气而营阴阳,其可能是通过压力、温热、化学、皮肤感受器,经淋巴管吸收深达脏器而取效。亦可能与神经、体液的作用有关,药物刺激穴位,放射性地刺激大脑皮质,调整了其兴奋与抑制过程,与内服药力协同起到良好的疗效。

外治的优点:疗效显著,施于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液浓度,从而发挥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无消化系统对药效的破坏和解释作用,药物用量小,避免峻猛药物的毒副作用。

施用方法:其外用药物治疗主要方法有膏、纳、滴、洗、搽、熏、灸,熨,敷、涂、穴等。

部位选择:患处、肚脐(神阙)、足心、鼻腔给药、灌肠、足浴均可选择。其中脐疗是首选部位,即贴脐法。古代中医论着中把肚脐称为神阙穴,肚脐是婴儿未出生时和母体进行血液交换的唯一通道,位于中焦,属任脉,又是冲脉循行部位,任督二脉相表里,故冲、仁、督三脉经气相通,通过神阙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系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从西医解剖学角度看,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伏笔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且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连接于门静脉,从而药物分子较易由此迅速弥散入血直达肝脏、通达全身。《针灸大成》记载“神阙主百病”。

药物的选择:不同于内服,外治的药物必须选用味浓烈之品才能使药效透过皮肤屏障,尽快发挥作用,故多选用气味俱厚之品,如苍术、法夏、甘遂、牵牛、巴豆、南星、二乌等。而且这些药最好是生用,“炒用、蒸用皆不如生用”。统计吴氏二十一膏方,所用药使用频率在16次以上者有白芷、沉香、川芎、半夏、南星、姜、葱、槐、柳、桑、木鳖、蓖麻、穿山甲等,无一不属猛、生、香药之列。

笔者经常用外治法治疗头晕头痛等脑部病变,鼻腔给药也非常有效,包括药物滴鼻、塞鼻、闻药法等,都是通过鼻黏膜吸收的途径起效的。鼻黏膜下血管丰富,鼻黏膜中的嗅神经通过筛板传入大脑的途径很短,以上的解剖特点均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血循环、传入脑部。《伤寒杂病论》有“以薤捣汁灌鼻中”治疗猝死的记载,《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尚先也有“纳鼻而传十二经”的理论,指出了鼻腔给药可治疗脑部和全身疾病。常用药物有川芎,辛温香窜,善行血中气滞,具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等功效;白芷发散风寒、芳香通窍,可治头面诸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冰片芳香走窜,通诸窍止痛,还能助药渗透吸收。根据辩证可配伍半夏、菖蒲、乳香、没药、菊花远志等。对于偏头痛伴恶心呕吐、服药困难的患者尤为适宜。

本文是徐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