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鹏 三甲
贾鹏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骨外科

科学地认识“肩周炎”

975人已读

上次介绍“肩袖损伤”后已经很久不更新了,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肩周炎”。

“肩周炎”在老百姓眼里肯定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疾病,一般人将所有的“肩痛”都认为是“肩周炎”。正如我上篇文章所说,“肩痛”的原因很多,如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SLAP损伤、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等等。以前医学领域对“肩痛”的认识也很少,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肩关节外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医学领域对于肩关节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式的认识,尤其是肩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普及和应用技术迅速提高极大地优化了肩关节各种疾病的治疗方式。

1.“肩周炎”的科学定义

早在1934年Codman就用“冰冻肩”来形容一种难以治疗和解释的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下降的肩关节疼痛。现在,医学领域更多应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来科学地描述一种“以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明显下降,肩关节囊增厚、挛缩为病理特征的,发病原因不清的肩关节内在的疾病”。一般来讲,磁共振报告上也以“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来作为该疾病诊断,而不是“肩周炎”来作为诊断。“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主动、被动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下降。

2.“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好发人群

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2%-5%(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发病率了)。女性较男性较多好发,大约在40-60岁年纪好发,所以传统上将“肩周炎”称为“五十肩”有一定的道理。

3.“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发病机理

总体来说,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确。目前发现了一些引起该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糖尿病、甲亢等;所以患有糖尿病的“肩周炎”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另外,肩关节本身的疾病如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肩关节手术后也容易导致或者合并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出现。

4.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情分期

根据该疾病的进展情况主要分为四个时期。(1)粘连前期: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夜间疼痛,活动范围基本正常;(2)急性粘连性滑膜炎期:以肩关节内滑膜大量增生和炎症为主要表现,出现疼痛及轻微的肩关节活动下降;(3)成熟期:滑膜炎症开始纤维化,肩关节的活动度开始明显下降,此阶段疼痛反而有所减轻;(4)慢性阶段: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但肩关节活动显著下降,肩关节纤维化明显,当肩关节活动范围超过纤维化肩关节囊活动范围时也会出现明显疼痛。

5.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治疗

大约90%的该疾病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正规的科学的保守治疗即可。患者会因为肩关节疼痛,甚至夜间无法入睡;肩关节活动范围显著下降,导致患者无法完成某些生活上的必须动作,如解衣扣、梳头等困扰前来就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在排除肩关节其余疾患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口服非甾体药物、肩关节腔内注射、肩关节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患者不适。

大约10%的患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治疗后仍存在难以忍受的疼痛或者肩关节活动范围仍显著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动作完成。这类患者可行肩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松解手术。

总之,“肩周炎”是一个常见疾病。但不能把所有“肩痛”都归因为“肩周炎”。首先要明确诊断同时正确认识“肩周炎”的病情分期,根据疾病病情进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后,肩关节镜微创治疗是目前处理“顽固性”“肩周炎”的最有效手段。

贾鹏
贾鹏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