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情不佳时我们可选用不同的食物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沉重,使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纠纷中,产生紧张、抑郁和愤懑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使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发生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在紧张状态下,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我们脏器负荷大增,消耗超额的氧和营养物质。在消耗比平时多出1-2 倍营养物质和氧的同时,又会产生比平时多得多的废物,而排除这些废物的排除,内脏器官要加紧工作,又必然消耗氧和营养物质,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周围许多心理抑郁的人,因中枢神经系统指令传出受阻,胃中消化液分泌大量减少,难以形成饥饿感,进食量会有所减少,造成体内营养物质缺乏。在此种情况下进食,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这些症状的现又会加重心理不适,使抑郁更为严重。
中医认为,怒则伤肝,愤怒会导致发生胸胁疼痛。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如果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怒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引起气逆,头痛、眩晕。怒会使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胃中消化液分泌过多,超过生理所需。多余的胃液较长时期侵蚀胃黏膜,会引起左上腹灼热难熬,严重者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在生活中,如果有不良情绪,您不妨根据营养理论调整膳食结构,以期将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营造良性循环。
1当受到刺激、恐吓,或遇到某些紧张环境,心中产生恐慌时,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这样会有助于平衡心理压力、消除精神紧张。因为人体在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时,会消耗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仅维生素C就要消耗平时的8倍多。
2性情急躁、脾气不好时,应选择含钙多的食物,如虾皮、牛奶、酸奶等,具有明显的缓解压力的作用。要改掉糖分摄入过量的膳食习惯,因为饮食中糖分过高会使体内血糖升高,胰脏要分泌大量胰岛素,而胰岛素的增多会导致烦躁、易怒和情绪不稳定。要多吃碱性、富含钙质的食品。
3情绪低落时,除了缺少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外,还可能是缺少钙、铜、铁等矿物质或色氨酸。此时,可多吃些黑豆、干果、瘦肉、苹果、橙子等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对情绪很不利。蔬菜水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动物性食物、食盐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钾还有利于人体排泄过剩的钠,多余的钠4固执的人,可多吃鱼、绿黄色蔬菜,减少食用肉类食物以及盐分的摄入,饮食以清淡为主。
5优柔寡断、消极、依赖性强的人,可以建立偏重肉类的饮食习惯,同时大量食用水果、蔬菜。尤其是要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猪羊肉、小麦胚芽以及鱼贝类、大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加强独立性及耐受力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判断力及养成自立、积极的个性;偶尔吃一些辣味食品,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容易焦虑不安的人,在膳食上多见于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者。调整方法是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如花生、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蜂蜜、肝、豆类等,同时饮食要清淡,切忌口味太重。
本文是王祥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