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感冒需要服感冒药吗 常文毅
最近,随着季节的变换,感冒的孩子在明显增多,面对感冒的孩子,家长们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哪种感冒药最好,可以让孩子恢复的更快一些呢?孩子感冒了,需要服感冒药吗?就这个问题,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感冒的循证知识。
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不包括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其少部分可以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在一年之中的任何季节,我们都可以感冒,但秋冬季节,发病率会更高。婴幼儿由于免疫机制的不完善,容易有更多的感染。有数据显示,6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年感冒6—8次,特别是那些刚进入幼教机构的孩子,在当年9月至来年3—4月份,有的孩子平均每月感冒1次,通常也是正常的,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并不是孩子的免疫系统有问题。既然90%的感冒是病毒感染所致,那么感冒了,赶紧服用抗病毒药物好了,西药、中成药、中西药混合制剂,口服、肌注、静脉、雾化,这么多的药物及方法,真的可以让感冒更快的好起来吗?很遗憾,到目前为止,针对普通感冒并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并不需要服用那些所谓的抗病毒药物。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说了,好吧,我们不吃抗病毒药物,但孩子发热、咳嗽、流涕,我们吃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的药物总可以吧,回答也是否定的,不可以。因为那些感冒药基本都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右美沙芬、氯苯那敏、咖啡因、伪麻黄碱等,这些药物本身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皮疹、嗜睡、胃肠道反应等,极少数患者还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含有相同成分的不同药物联合作用,会加大抗感冒药的安全风险。中成药成分复杂,且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于儿童也是不推荐的。同时,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感冒的孩子,在没有确切的细菌感染的依据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感冒没有任何效果,也不能作为预防使用。病毒性感冒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10天左右可以自愈,就是说感冒是自己好的,不是我们治好的,服用任何抗病毒、抗感冒药物,并不能缩短病程。目前,许多权威机构,包括美国FDA在内,都不推荐6岁以下的儿童服用各种非处方感冒药,包括植物制剂的感冒药,这类药物对儿童来说往往是弊大于利。
我们讲了这么多,家长会说,孩子感冒了,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发热、流鼻涕、咳嗽不管吗?当然不是。其实,对于感冒的孩子,最重要的处理就是加强家庭照护,所采取的的措施,就是为了减轻感冒给孩子所带来的的不适,帮助孩子度过自然病程,下面我们就讲讲具体怎么做。
1 发热 发热是感冒比较常见的症状,往往让家长非常焦虑,也是造成就医的主要原因。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体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退热也并不能缩短病程,但降低体温可以增加孩子的舒适感。
最常用的退热方法就是服用退热剂,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可以选择布洛芬,退热药的使用时机要结合发热是否导致不适,而并非仅以温度为准,如果宝宝已安然入睡,测得体温39度,也不需要叫醒宝宝服退热剂 但是,对于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如果发热,还是需要去医院就诊。
其他的退热方法包括补充足够的水分,减少衣物,调节环境温度等,发热时要“晾”,不要“捂”,特别是小婴儿如果包裹过度,可能出现“捂热综合征”,造成严重后果。
2 咳嗽 咳嗽与发热相似,咳嗽也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抑制咳嗽可能会导致分泌物潴留在气道中,有导致气道阻塞的潜在风险,因此并不推荐服用止咳药。如果咳嗽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超过2周仍未好转甚至加重,应该去看医生找到咳嗽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同时可以适当补充水分,饮用温热液体、吸入蒸汽使气道湿润,保持房间的湿度在50—60%是比较合适的。1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口服蜂蜜,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含服硬糖,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咳嗽。鼻塞和流涕,会影响睡眠和进食,鼻塞时鼻涕倒流还会加重咳嗽,对此可用生理海盐水喷鼻或洗鼻。总之,孩子感冒时,家长应给予合适照护,注意观察,出现下列情况时及时就医:
1.反复发热超过3天;
2.鼻塞流涕或咳嗽超过2周未愈,且加重;
3.咳嗽进行性加重、伴有气促、喘息或呼吸费力的表现;
4.耳朵痛、小婴儿可有抓耳朵,打头的表现
5.进食困难、拒奶,尿量少;
6.精神烦躁不安或倦怠嗜睡,尤其在体温下降后仍精神不好。
本文是常文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