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病毒性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称为病毒性感冒,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脑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性感冒可导致志者出现鼻塞、打喷、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头痛、发热、乏力等症状。确定病毒性感冒后要积极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如果出现头痛,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打喷嚏、流鼻递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氧雷他定片等:咳,咳痰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镇咳祛痰药治疗,如肺力咳合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溴酸右美沙芬片等,经过上述积极治疗,病毒性感冒多可治愈。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温水,还要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可促进疾病康复。
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科普号2024年03月08日 480 0 0 -
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儿童发热?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经常有家长问“大夫,我们孩子吃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为啥体温不降呢?”,“我们家孩子体温不到37℃算发烧吗?”,“我们家孩子发烧,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吗?”,“我们家孩子发热间隔不到4小时就又烧起来啦怎么办?”针对家长的这些疑惑,我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儿童发热。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发热分类?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发热病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及肿瘤性疾病、甲亢、鱼鳞病、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脱水热、暑热症等也可以引起发热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可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体温每升高1.0℃,基础代谢率提高13%。在发热状态下,糖、脂肪、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消耗均增加,如果长期发热同时没有补充相应的营养,患儿就会消耗自身的物质,出现体质量下降和消瘦。此外,高热期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的增加及退热期大量出汗导致水分的大量丢失,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有些高热患儿也可出现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1.0℃,心率约增加18次/min。发热还会使呼吸加快加深,经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增多。发热时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因而产生食欲减退、口腔黏膜干燥、腹胀、便秘等表现。发热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利弊并存。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对病原体或肿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发热管理的目标包括(1)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2)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3)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目前研究显示不应将恢复正常体温作为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目前证据显示,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降温治疗不能降低发热性疾病的病死率,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因此,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仅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发热的处理药物退热: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安乃近、乙酰水杨酸、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药物作为退热药应用于儿童改善舒适度的护理措施?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如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往往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同时过度或大面积使用物理方法冷却身体,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克服物理降温的作用。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两药联合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单一成分的解热镇痛药与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烷胺颗粒等)联合使用,有重复用药,甚至药物过量中毒的风险,因此这两类药物应避免联用。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退热药无效时的处理原则退热药物使用后多在30~60min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h以上;期间应重点关注病因的查找与治疗,辅以恰当的物理降温措施。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可以用来退热吗?不能,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属于风寒感冒药,并非退热药。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科普号2024年02月20日 254 0 1 -
发热发热!一天超过2100人次,半夜都还很忙!带着宝宝一天跑三趟医院?专家这么说
气温骤升骤降,每年秋冬季节儿童发热就进入高峰期。 “发热门诊单日就诊量已经超过2100,持续处于高位,深夜人也还很多,有时候家长半夜带着孩子过来也还需要排队。同时,医院的门诊总量近期又持续处于一万以上,呼吸、消化等相关疾病高发。”浙大儿院门急诊中心主任汪天林表示,就诊数据居高不下,表明浙大儿院从十月底以来已进入新一轮就诊高峰。 他同时提醒:在就诊高峰之中,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看病很不容易,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前,建议提前预约挂号,按时就诊。 对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有家长带着孩子一天跑三趟医院一事,汪天林表示:孩子高烧家长免不了着急,但孩子康复都有个过程,也不可操之过急。当然,如果病情变化,也不可掉以轻心,可以对近期的高发病以及相关知识加强了解。门诊部副主任祝国红表示,10月下旬开始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更利于病菌的保存和传播。从门诊医生接诊的临床感受来看,目前前来就诊的患儿主要还是以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及部分消化道感染,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等为多见。 对于有家长担心的“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病毒”,祝国红表示,以往这个季节也都是儿童发热就诊高峰期,并且临床中碰到的主要也是常见病毒、细菌的感染,家长无需过度忧虑。“感染病原比较多见的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偏肺病毒、轮状病毒以及诺如病毒等常见病毒,同时还有支原体和细菌,并没有数据表示某类特殊病原增多。”祝国红说。一旦感染,多久能好? “因为除了流感,绝大部分的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的,轻症患者一般5-7天可以自行痊愈,咳嗽的症状可能会持续稍久一些。婴幼儿及儿童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儿科医生通常会本着少用药的原则进行治疗。”对于很多家长关注的“医院只给配了药,但不让挂水,要不要紧”,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说,其实对于自愈性疾病来说,采取正确的家庭护理,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恢复就可以了,服用药物、挂盐水除了让家长得到心理安慰之外,对孩子的疾病恢复并没有特别积极的意义。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高烧不退,会不会“烧坏脑子”? 对此,黄丽素解释说,体温高意味着炎症反应程度比较高。发热是不会把脑子烧坏的,需要担心“烧坏脑子”的情况分两种—— 一种是感染的病原或者毒素直接进颅内,从而导致脑损害伴有全身发热; 另外一种是高热惊厥的个体体质。所以发热的时候,“舒适度”极其重要,精神好能吃能玩的一般问题不大。 那么,孩子发热、咳嗽,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没有影响、玩耍如常,这种情况下的发烧,我们建议家长以居家护理为主,保持密切观察即可。学龄期儿童,如果超过2天还没有好转迹象,再到医院就诊。”不过,黄丽素也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必须马上去医院:有小便量和眼泪减少等明显脱水表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度以上,3月以内婴儿体温38度以上;6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或有慢性疾病的婴儿(如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频繁呕吐、腹泻,无法进食;大便出血;除表现出患腹泻的症状外,还出现昏迷、惊厥等其他脏器症状。此外,如果孩子咳嗽时带有嘶嘶声,呼吸困难,或是发热的同时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也要及时就医。为了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浙大儿院门诊部已经在发热门诊增加人员安排。即便如此,家长患儿仍免不了排队等待,发热门诊医生护士也面临压力。其实,有一项服务,不用频繁带着孩子跑医院,也能咨询浙大儿院专家:上互联网医院。如何进入互联网医院?以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微信公众号搜索“浙大儿院”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菜单栏找到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直接搜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主页面找到互联网医院;下载“浙大儿院”APP,在主页面找到互联网医院。文章综合都市快报报道采集:林琳、木玉等编辑:木玉排版:叶子审核:汪天林主任医师祝国红主任医师黄丽素副主任医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黄丽素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5日 112 0 0 -
儿童感冒用药建议
对于儿童感冒,注意以下用药建议:1. 尽量不要吃复方感冒药,尤其是两岁以下。两岁以上服用的话,看下说明书中的成份,且仅限一种。2.可疑或确诊甲流乙流,尽早足量足疗程服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3.奥司他韦和常用退热药都有胃肠道反应,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奥司他韦可以用果泥或牛奶送服。退热药栓剂可减轻胃部刺激。4.不建议一发烧就去医院检查,即使化验甲乙流,支原体等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5.家长不要急着一针退烧,感冒需要一个过程,多喝水,多休息,减少进展为心肌炎可能。6.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即使再中招,也能减轻症状。7.繁重的学习之余,带着孩子锻炼身体。
赵成龙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7日 227 0 0 -
【科普】关于奥司他韦,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甲型流感来势汹汹,多地已经进入高发期,大家纷纷抢购“神药”奥司他韦,大家都知道感染了甲流可以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但是奥司他韦如何使用有着诸多讲究,今天来一次性讲清楚奥司他韦究竟该怎么使用。什么情况使用奥司他韦?答:奥司他韦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不用于普通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什么时候开始吃?答:感染的48小时内越早服用越好。说明书建议,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1天或第2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就应开始治疗。《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指出:发病48小时以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当然,可能患者买到药品时已经超过48小时了,这时如果仍然有甲流的症状应服用;这时如果已经不发热、甲流症状基本消失,则不是必须服用;如病情严重、或是住院患儿、或有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即使是症状超过了48小时仍可从奥司他韦中获益。用于预防时,在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48小时内启用。用量怎么确定?答:成人每次口服75mg。1岁以上儿童根据体重确定用量。≤15kg,每次30mg,每日2次>15-23kg,每次45mg,每日2次>23-40kg,每次60mg,每日2次>40kg,每次75mg,每日2次1岁以下婴幼儿可以用吗?答:可以,需谨慎。目前,说明书上的推荐人群是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然而早在2012年,美国FDA就已经特批可以用于2周以上的婴儿。目前奥司他韦在2周~1岁的婴幼儿人群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临床试验,目前推荐的的口服剂量是3mg/kg,每日2次,连服5天。但由于小月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在症状判断上有难度,因此,对于小月龄孩子口服奥司他韦前家长需咨询医师或药师。妊娠期能用吗?答:能用。妊娠期妇女也是发生流感的高危人群,奥司他韦的FDA妊娠分级为C级,上市前的动物生殖实验中,并未发现奥司他韦的致畸性,上市后的观察性研究和数据显示,奥司他韦对妊娠、胚胎、产后发育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妊娠期流感患者,可以安全使用奥司他韦,并应及早使用。哺乳期能用吗?答:能用。奥司他韦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分泌于乳汁中,但浓度非常低。如果宝妈正在服用奥司他韦(每次75mg,一天2次),正常进行哺乳,则婴儿每日接受奥司他韦最大量约0.012mg/kg,是婴儿正常用药量的0.5%左右,这个比例非常低,可以基本忽略。安全起见,为将婴儿从乳汁中摄入的药物量降到最低,哺乳时间可错开奥司他韦乳汁浓度高峰时间段,在服药后5个小时后再哺乳。同时注意,宝妈在哺乳时极易经过呼吸道将流感病毒传递给婴儿,建议严格佩戴口罩或将乳汁吸出再由家人喂养。需要服药几天?答:治疗用药连服5天。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不断复制出更多的病毒,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细胞,奥司他韦则会限制流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由人体的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吞噬受感染的细胞,达到限制病毒复制、减少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扩散的作用。用药5天后体内的病毒基本清除干净,如果用不满5天,不能完全限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比如用药2天停药,病毒没有完全清除,可能再次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等甲流感染症状。奥司他韦用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流感预防时需要连服至少7天,但仅在用药期间发挥流感预防作用。预防性使用需要注意什么?答:有年龄和预防指征。13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可使用奥司他韦预防。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属于高危人群且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或存在免疫异常、对疫苗无反应、或疫苗接种不到2周;(2)接触过疑似/确诊流感的人,或近期去过公开疫情场所。注:高危人群包括:孕妇、65岁以上老人、BMI大于30的人群、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孕妇有症状,但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阴性,需要治疗吗?答:建议治疗。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检测灵敏度不足,或在发病后>4日采集样本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流行病接触史和症状非常关键,尤其是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流感样症状,排除其他病因后,应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漏服药物(错过服药时间点)需要补服吗?答:分情况。如果距离下一剂的使用时间间隔大于2小时需要补服,下一次服药时间正常;如果间隔小于2小时,则本次不需要服药,下一次服药时间正常,也不要在下一次服药时服用2倍的剂量,在疗程最后也不需要多补一次。提前停药再次感染流感如何用药?答:奥司他韦重新服用5天。比如服药2天后停药了,在第4天再次发烧、肌肉酸痛,诊断为流感感染,仍然可以服用奥司他韦,本次用药疗程重新计算,连续服用5天。奥司他韦有什么副作用吗?答:一些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恶心等副作用,大多可自行缓解。奥司他韦可以和退烧药同服吗?答:按需使用。奥司他韦只针对流感病毒发挥作用的,如果体温升高超过38.5℃物理降温无效,可进行退热治疗的,常见的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吃了奥司他韦还需要吃抗生素吗?答:按需使用。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特别是口服奥司他韦数天后体温仍有反复,建议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合并有细菌感染,如明确有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沐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4日 1396 0 4 -
儿童支原体肺炎不是多难治,而是不敢治
前几个月住院的肺炎清一色的都是支原体肺炎,反复高热、频繁剧烈的咳嗽、肺实变、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真是太多了。很多患儿也都是给了阿奇霉素治疗,但事与愿违,用了几天阿奇霉素还是烧,最后加激素退烧,特别严重的还用了人免疫球蛋白、甚至支气管镜治疗(家长口中的“洗肺”)之前阅读文献就知道亚洲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高耐药率,今年真是领教了,少部分患儿用了阿奇霉素效果还是可以的,但大多数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用了阿奇霉素3天还是烧、症状没有改善,最后也都无奈的加了激素。有了之前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差的经验后,后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尤其是8岁以上的儿童,很多我都是直接给了口服多西环素的治疗方案,效果还是不错的,口服的3天之内都退烧了,而且后面也没有加激素,顺利出院。多西环素并不是什么新药,它属于四环素类药物,但因为对“四环素牙”的担心,导致很多临床医生不敢用,8岁以下不敢用,甚至8岁以上也不敢用。最新的国内儿童肺炎支原体诊疗指南(2023)对于多西环素是这样说的,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很遗憾,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为了安全起见,基本上会规避风险,还是都在用阿奇霉素,即便耐药,也还是继续使用,甚至使用第二轮、第三轮,因为国内指南说了,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而且可能有副作用,临床医生不愿意冒险给患者使用,所以最后很多患者还是接受了几轮的阿奇霉素和激素治疗。多西环素,和其他四环素类药物不同,是唯一能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四环素类药物,虽然8岁以下儿童重复使用或长疗程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永久性牙齿变色,但多西环素不太容易与钙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可导致牙齿变色和骨生长发育迟缓),短疗程使用,多西环素引起牙齿染色的风险很低,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允许所有年龄儿童使用多西环素,疗程≤21天。由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的高耐药率,相信多西环素取代阿奇霉素指日可待。参考资料:UTD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合理分步方法-科学指引(sciencedirect.com)多西环素治疗儿童大环内酯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PMC(nih.gov)
梁世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2日 784 0 2 -
15条关于儿童肺炎支原体的经验
1.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不代表本次症状就一定是支原体引起的。2.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不能排除本次症状和肺炎支原体无关。3.如果症状早期(1周内)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症状出现1周后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到需要考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4.对于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炎儿童,通常没有必要抽血去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因为无论阳性还是阴性,都不能确诊或排除支原体感染。5.诊断支原体肺炎,需要结合年龄、症状特点、影像特点(有时候不需要拍片)、肺炎支原体核酸结果综合评估,对于症状疑似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做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6.对于没有肺炎的儿童,只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都不需要用药去治疗肺炎支原体。7.阿奇霉素通常作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如果治疗有效的话,口服3天或5天足够,不需要间隔几天再吃第二轮、甚至第三轮。8.如果阿奇霉素应用3天,仍有发热,要考虑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耐药,果断更换多西环素,而不是无效的情况下,继续使用阿奇霉素,然后还要吃第二轮、甚至第三轮。9.肺炎支原体核酸对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确无法区分是否为正常呼吸道定值,一定需要结合症状综合判断,既往感染过肺炎支原体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核酸阳性平均会持续7周时间,最长可持续4-7个月。10.没有循证依据认为雾化对于支原体肺炎的咳嗽有帮助。11.多数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不需要住院治疗,口服阿奇霉素无效的情况下,口服多西环素通常可以避免输液和住院.12.支原体肺炎,可以混合病毒感染,如:鼻病毒、腺病毒等,混合其他病毒感染的支原体肺炎,发热病程更长,且可能会出现多西环素治疗失败。13.在支原体肺炎病程10天内,不太容易合并细菌感染。14.对于多西环素治疗失败的儿童,常常提示混合感染或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可能会需要使用激素治疗。15.支原体肺炎影像出现肺实变、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常见,但绝大多数儿童不需要支气管镜治疗(“洗肺“),肺炎的影像通常会在4-8周内消退。
梁世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2日 595 0 5 -
儿童高热不退怎么办?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解热镇痛药退热,家长也有一定的常识,这里分享权威的儿童发热退热专家共识。但是,对于高热初期,居高不下,用退热药不能有效退热或者不到两小时又高热,是考验家长和医生耐力和智慧的时候。
郑成中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0日 197 0 0 -
流感高热不退、该如何护理?
流感高热不退、该如何护理?流感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是一次挑战,对家长的护理意识也是一次考验。那么如何科学的护理才能加快孩子的恢复呢?以下这些要点是各位家长必须留意的。一、流感主要症状是一烧、二痛、三乏力,一烧通常会表现为高热(39-40℃),这是流感病毒入侵机体后的免疫反应。发烧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是身体对致病原的正常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发烧,宝爸宝妈务必重视,但也不用过度紧张。二、孩子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布洛芬(美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孩子的身体不适,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食欲,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休息。发热只是症状并不是疾病,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体温已超过38.5度,但孩子的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也可以先不用退热药的,可以观察一下。三、尽快使用抗流感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最佳用药时间:感染后48小时内,可以减少并发症和重症的发生。四、奥司他韦的主要副作用是呕吐。所以在服用奥司他韦时,尽量要在饭后服用,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多饮水,清淡易消化饮食。引起呕吐的副作用会小一些。五、如果在有效服用奥司他韦48小时后仍不能退热,需要注意可能存在混合感染或有并发症存在,需及时复诊。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华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07日 295 0 0 -
有感于儿科火爆的市长热线电话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吴珺近期北京在经历了大雪降温的极端天气后,儿科门诊迎来了短暂的就诊人数回落期。从上周起,学生复课,加上这周气温回升,儿科门诊的病人也增多了起来,与之一起增多的还有投诉儿科医生的各种市长热线电话。由于科室医生数量本来就少,回复市长热线电话的任务就自然落到了我身上。下午刚刚接完了一个孩子妈妈电话后,我只觉得心中堵得慌,想要写下些什么。不知道从何时起,市长热线电话应运而生,开辟了一个产业以外,也成了一些家长不满的发泄渠道。诚然,有些电话是合理的建议;有些则是毫无理由地发泄不良情绪;有些是对医学治疗效果的预期值过高;更多的,是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医生给孩子诊治延误了。作为“哑科”,儿科疾病的反馈更多地依靠抚养人细心的观察,由于抚养人向医生描述的情况受自身医学知识储备及文化程度等条件所限,加上孩子病情变化迅速,第一次接诊时再高明的儿科医生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地准确判断病情,因此“不适随诊”是我们叮嘱家长们最多的一句话。先按照医生的治疗原则去治疗,有情况随时去医院复诊,智慧的儿科家长们总会这样去做。近期我出专家门诊时,就有这样一些孩子,因为发热1-2天来就诊,我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过3天的对症治疗,孩子还是发热,家长再次找到我,我再去检查孩子时,发现孩子可以确诊肺炎了,我重新修正了治疗方案,家长们对我千恩万谢,我则诚恳地告诉他们:“抱歉!我第一次没有能治好您家孩子。”家长们说:“不怪您,孩子病情变化就是有个过程的。”是啊,上呼吸道感染本来就容易并发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多种并发症的,孩子疾病的变化又岂是我们所想看到的?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不理智的家长们,就会把这归咎于医生的失职、误诊,会去寻求市长热线电话解决问题,甚至还要求赔偿他们的医药费。正如白岩松所言,“应该让医生去干医生该干的事情。”是啊,忙时看病救人,闲时读书科研——医生的时间,本来就是很精贵的!让医生抽出工作以外的空闲时间,去回复这些热线电话,不只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碰到蛮不讲理的家长,费口舌的同时,心底多的只是对这份职业深深地失望,又何尝能继续充满爱心地干下去呢?“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用在如今日益尖锐的儿科医患关系上,再贴切不过了。如果患儿家长们都不爱惜儿科医生了,儿科看病难、等候时间长的现状只会一年不如一年。近期有篇热文,把儿科医生与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一起,评为如今社会最苦的三大职业。穷、苦、累、险——儿科医生职业的真实写照,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儿科医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成熟老道的儿科医生,需要漫长的培养周期,加上个人自身极好的悟性、努力与韧性,还有背后整个家庭无条件地支持与付出。幸运的是,在投诉的背后,还有一些表扬意见,也是从市长热线电话打来的。每次医患处告诉我们有市长热线电话的时候,心里都是诚惶诚恐的,但当接到表扬热线电话的时候,心里瞬间又多了些温暖与感动,多了些对于这个职业坚守的理由和信心。 期盼今后我们收到更多的表扬热线电话,不再有投诉电话。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感恩!
吴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26日 221 1 2
小儿感冒相关科普号
王晓敏医生的科普号
王晓敏 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4565粉丝12万阅读
印根权医生的科普号
印根权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呼吸科
673粉丝3.4万阅读
林琳医生的科普号
林琳 医师
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
推拿科
10粉丝9191阅读
-
推荐热度5.0薛海虹 主任医师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感冒 14票
小儿咳嗽 11票
小儿肺炎 5票
擅长: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小儿呼吸道感染(上感、疱疹性咽炎、支炎、肺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川崎病、心肌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先心诊断与咨询)、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炎、腹泻病、腹痛、便秘)诊治 -
推荐热度4.7华丽 副主任医师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呼吸内科
小儿肺炎 32票
小儿咳嗽 32票
小儿支气管炎 9票
擅长:儿童哮喘、婴幼儿喘息、慢性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
推荐热度4.6蒋利萍 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儿咳嗽 58票
小儿肺炎 17票
小儿支气管炎 8票
擅长:儿童反复感染及过敏性疾病,如反复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卡介苗病等,主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