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慧洋 三甲
李慧洋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

脑梗死合并卵圆孔未闭,是否需要进行介入封堵手术

1122人已读

卵圆孔未闭——一种常见的解剖异常

在整体人群中,卵圆孔未闭(PFO)很常见,甚至有报道1/4的人都有卵圆孔未闭。所有人在婴儿时期都天然有这个孔道。一般来说会随着发育过程逐步闭合,而少数人终身都具有这一“后门”。

绝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健康人,终身不会因其受到影响。而有些人则没那么幸运:一些人的卵圆孔未闭和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与偏头痛有关。这是因为,有些静脉血栓可能通过这一“后门”进入左心系统,漂流到脑血管中。形成脑梗死。

年轻的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竟是罪魁祸首


之前看诊过一例16岁的小姑娘,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却在过年时坐了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出现视野缺损(眼睛里黑了一块),同时出现肢体偏瘫、头晕的状态。到急诊诊察后才发现是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脑梗呢,我们做了详细的诊察,发现患者大脑的血管非常通畅,没有发现狭窄和斑块。新鲜的脑梗区域散在分布在大脑两侧。我们给患者做了右心声学造影经食管心脏超声,才发现原来她有卵圆孔未闭。我们告知她,她的脑梗死极有可能来源于从卵圆孔溜过去的血栓。经过微创卵圆孔封堵后,随访至今,患者再未出现过脑梗再发。恢复了正常生活。

卵圆孔未闭示意图

哪些脑梗可能跟卵圆孔未闭有关?如何处理?

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如果其颈部、颅内未见血管病变、或病变不符合脑梗死区域的位置、散布特点,不能解释此次发病。就有必要去筛查是否是心脏原因引起的脑梗。神经内科医师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是否合并有意义的PFO来判断患者是否为卵圆孔未闭相关的脑梗死

既然是和卵圆孔未闭有关,那把它关上不就好了吗?确实是这样。既往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将补片封堵卵圆孔后,可避免相关脑梗死发作。现在对于绝大多数卵圆孔未闭,还可直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把小小的封堵器送到卵圆孔处,直接关闭卵圆孔。避免了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微创介入治疗卵圆孔未闭

患者需在临床上考虑为卵圆孔未闭的脑梗死,在术前完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证实该卵圆孔有致病作用,且解剖上不具有封堵适应症。患者应可耐受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而不发生出血事件。

在治疗中患者全程清醒,通过腿部打一根很细的针,把导管和封堵器送到卵圆孔处释放固定。一般来说手术时间在1-2小时。第二天即可出院。正常工作生活。

接受卵圆孔介入封堵后能否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核磁共振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封堵器含有金属。很多其他科室医生和患者都会犯嘀咕:装了封堵器还能做核磁共振吗?不同的封堵器对核磁共振的规定不一样。目前我中心设备均可兼容核磁共振,在植入6周以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且做核磁共振前无需到心内科调整或访视。

卵圆孔未闭相关脑梗哪些情况建议封堵?

2022年刚发表的美国心血管影像与干预协会SCAI对卵圆孔封堵发表了指南,指南推荐:

1.已有PFO相关脑梗病史,年龄在18-60岁的,强烈推荐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

2.已有PFO相关脑梗病史,年龄≥60岁的,如有条件也应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进一步降低卒中风险。

3.解剖形态高风险的卵圆孔,如合并房间隔瘤,强烈建议封堵。

哪些情况不适宜卵圆孔未闭封堵?

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规范抗凝及针对房颤进行手术治疗,不建议卵圆孔封堵。


疾病情况瞬息万变,如有病情较为复杂或者其他需要咨询的问题,也请通过网上或线下诊间进行咨询,获得个体化的这了意见。

李慧洋
李慧洋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