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新芳
王新芳 副主任医师
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体检科

D-二聚体升高一定是高凝吗?你会怎么考虑呢?

395人已读

首先,D-二聚体是怎样产生的呢?说到D-二聚体的产生就要说到纤维蛋白的4种状态: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交联纤维蛋白,这4种物质在纤溶酶作用下会水解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其中,交联纤维蛋白是由两条纤维蛋白单体通过它们的D-D键结合形成的,被纤溶酶水解后就形成了D-二聚体,所以,D-二聚体是FDP的一小部分,FDP一定是大于D-二聚体的。如果临床上出现D-二聚体升高,一定要查FDP,如果D-二聚体大于FDP,则为假阳性,大多与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或者异嗜性抗体(比如: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等)有关,不需要抗凝或者抗纤溶,需要进一步行免疫相关检查或者定期复查。

其次,看一下血液凝固的过程,内外两条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Xll活化而启动。当血管受损,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时,可激活XIl为Xlla,进而激活XI为Xla,Xla在Ca2+存在时激活IXa,IXa再与激活的VⅢa、PF3、Ca2+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X为Xa。

(2)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损伤组织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当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浆中的Ca2+、VⅡ共同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因子X为Xa。

(3)凝血酶形成

Xa与V、Ca2+和PF3共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使血浆中的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即激活ll为lla。

(4)纤维蛋白的形成

①在凝血酶(lla)的作用下,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②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促进和加速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交联纤维蛋白;③凝血酶激活XⅢ为X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并彼此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血液凝固过程,随之纤溶启动,纤溶酶与纤溶酶抑制剂结合形成纤溶酶-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促进纤溶过程,降解上面4种状态的纤维蛋白单体,阻碍和抑制血块形成。正常情况下,凝血、纤溶和抗凝系统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所以血管内不会有血栓形成。但如果D-二聚体升高了,在排除假阳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体内外有某些因素启动了凝血与纤溶过程,但D-二聚体升高一定是高凝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也可能是纤溶亢进。什么情况下是高凝?什么情况下又是纤溶亢进呢?那就要看凝血过程与纤溶过程哪个占优势。可以通过检测TAT和PlC来帮助佐判,以升高倍数来算,如果TAT>PIC,提示高凝,需要抗凝,如果已在抗凝,提示需增加抗凝药剂量;如果PIC>TAT,提示纤溶亢进,需要抗纤溶,如果已在抗凝,可抗凝药减量或暂停,待纤溶纠正后继续恢复抗凝。

另外,D-二聚体阴性的2个作用:1.若病人有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查出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肺栓塞;2.若B超查见血管内有血栓,但D-二聚体阴性,提示为陈旧性血栓,不会脱落,不需抗凝、不需取栓、可以安排其他的常急诊手术。

王新芳
王新芳 副主任医师
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体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