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指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切除,原发灶已经没有癌细胞
40岁男性患者,2021年底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右下腹隐痛,外院就诊,胃镜于球后壁、大弯侧可见一凹陷上覆污苔,大小约1.5*1.5cm,周边粘膜充血,呈堤状隆起。病理提示:十二指肠球部腺癌,增强CT见肝门、门腔静脉之间、胰十二指肠前后、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进一步PET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增厚,其周围腹腔、肝门区、肝胃间隙、左侧膈肌脚后及腹膜后(12-5椎体水平)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十二指肠癌及其转移所致;入院后MDT讨论,考虑患者目前肿瘤局部进展期伴淋巴结多发转移,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可能不理想,拟先行新辅助治疗控制肿瘤,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流后行FOLFOX化疗*11次,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2022-09行PET-CT评估病情,提示:1.十二指肠球部腺癌化疗后评估: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肠壁局限性增厚,代谢分布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目前无明显肿瘤活性;2.十二指肠球部旁、胃周、肝门区、辅助动脉旁多发淋巴结显示,代谢不高,考虑转移性淋巴结化疗后改变。经MDT再次评估,化疗效果好,给予手术治疗。

化疗前和手术前增强CT评估,可见肿瘤周围淋巴结缩小明显甚至消失
完善检查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伴周围淋巴结转移,患者只有一次手术机会,如行远端胃无法做到胰头,体前后上下的淋巴结清扫。

手术切除标本并大范围清扫后展示,后方一直将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重要血管均得以保留

清扫的淋巴结展示
术后病理提示病理缓解,但清扫45枚淋巴结中仍有一枚转移,可见手术是有必要做的,扩大清扫也是要的。



本例患者尽管手术做的很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膜广泛淋巴结清扫),但恢复很好,术后2周出院,未带管,术前积极的新辅助化疗联合精准的手术和清扫,给此类本是晚期的患者带来益处,我们持续关注该患者的预后。
本文是金佳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