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
1.房颤有何危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人发病率高,约1-2%。80岁以上老年人,10个中就有一位房颤患者。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和疾病报告2020》,中国有脑卒中患者1300万,心房颤动487万。房颤患者血流缓慢,容易在左心耳内淤积,形成血块。血块脱落,会沿着心脏大血管流向全身各处,最容易流向与心脏距离近、“道路”通达的脑部,堵塞脑血管,造成中风,也叫脑卒中或脑梗塞。
2.何谓左心耳封堵?
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的血块来自左心耳,因此有效的堵塞左心耳,能减少中风的发生。
目前,传统的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在DSA引导下,通过穿刺下肢股静脉,经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然后穿刺房间隔,到达左心房和左心耳,完成左心耳封堵(图1)。患者需接触X线和造影剂。用于左心耳封堵的主流封堵器有两种:草莓形封堵器(以Watchman为代表)和双盘封堵器(以LAmbre为代表)(图2)。通过准确卡位左心耳的开口达到稳定、密封的封堵效果。

图1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路径

图2 两种左心耳封堵器
3. 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有哪些优势?
首先,医患不用接触X线和造影剂。其次,超声引导下,能动态观察输送鞘管和封堵器与左心耳壁的毗邻关系。同轴性更直观,能充分利用左心耳的长度和空间,对左心耳顶端判断更准确,避免输送鞘和封堵器对左心耳损伤。第三、能直观看到冠状动脉旋支、左心耳开口和华法林嵴,封堵器卡位更精准(图3)。

图3 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显影清晰
4.哪些房颤患者适合做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主要根据房颤血栓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来确定(图4),高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中风史以及外周动脉硬化等都是危险因素。评估超过2分的患者,血栓发生的风险就明显升高,需要进行左心耳封堵。

图4 房颤患者血栓风险评分
5.病例分享:
患者73岁因脑梗住院,同时合并有心房颤动、房间隔缺损、高血压、动脉硬化,CHA2DS2-VASc评分6分。术前根据CTA评估左心耳为风向袋形,开口最大经23mm,选择27mm左心耳Watchman封堵器。房缺18*14mm,选择22mm房缺封堵器。
山一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李红昕教授是全国最早开展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的专家,在心脏超声科和麻醉科的配合下,采用经皮途径操作,单纯超声引导下显影清晰,路径顺滑,直接经房缺先封堵左心耳(图5),一步到位。无残余漏,封堵器不露肩,锚定稳固。继而用左心耳输送鞘完成房缺封堵。手术历时40分钟完成双病双封堵(图6)。

图5 三维超声下左心耳封堵效果清晰可见

图6 “一站式”同时封堵房间隔缺损
山一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不断创新,引领山东省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完全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为房颤患者提供了又一种更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是李红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