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常用的升白细胞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升白细胞药物有哪些?
粒细胞减少(granulocytopenia)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9/L,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时白细胞计数<0.5×109/L。粒细胞缺乏的典型表现为感染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需要立即处理的急症。
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原因
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原因主要包括:
- 化学毒物和辐射。
- 一些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或原虫感染。
- 骨髓异常细胞成分浸润:白血病、淋巴瘤骨髓侵犯、转移癌等。
- 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类风湿关节炎等。
- 各种药物:细胞毒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镇静剂等。最常见氨基比林,发生率为0.8%,其次为抗甲状腺药物。
- 缩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疗诱导缓解期和巩固期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
- 与化疗联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增强疗效。
- 放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减少接受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供者进行自体造血祖细胞动员。
- 肌内注射:一日2-8ml,一日1次或遵医嘱。
- 静脉滴注:10ml+ 500ml的0.9%NS或5-10%GS,ivgtt qd,或2~4ml,IM。
甲亢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而危及生命。通过对比服药前、后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可以鉴别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若是由甲亢病本身引起,在用药之前病人就存在白细胞减少;若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用药前病人血象大多正常,用药后才出现白细胞进行性减少。如果属于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可以酌情加用一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而抗甲状腺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因为病人的血象会随着甲亢的控制而逐渐好转;如果属于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病人要格外小心,应经常复查血常规。
一般说来,当患者白细胞总数低于 4×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时,则须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 B4)。如果经过上述治疗,白细胞仍低于3×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同时伴有发热、咽痛、关节痛等粒细胞缺乏症状时,患者需立即停药,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加用有效广谱抗菌素对症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应予消毒隔离,否则会导致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粒细胞缺乏的药物
治疗粒细胞缺乏的药物大多作用于粒系造血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提高其功能。
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如非格司亭、那托司亭)是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与人的G-CSF活性相似。
▎适应证
▎不良反应
主要为骨或肌肉酸痛乏力、发热、皮疹、咳嗽和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镰状细胞危象。干细胞移植术时可见供者白细胞增多,偶见脾大甚至脾破裂。
▎用法用量
100~400ug/m2,ih/iv qd,至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或粒细胞≥5×109/L后停用。

2、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如沙格司瑞拉司亭)在T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合成,是比G-CSF作用更广的多潜能造血生长因子。
▎适应证
化疗和骨髓移植后的粒细胞减少,加快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似,但症状更重。
▎用法用量
3~10ug/(kg.d),ih/iv qd,至WBC≥10×109/L或粒细胞≥5×109/L后停用。

传统的升白细胞药物
▎利可君
为半胱氨酸衍生物。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等,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证:骨髓恶性肿瘤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20mg,每天3次,疗程1个月。

▎鲨肝醇
从鲨鱼鱼肝油中分离取得,动物黄骨髓中也有存在。为动物体内固有物质,在骨髓造血组织中含量较多,可能是体内造血因子之一。
适应证:放射线、苯中毒、细胞毒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治疗剂量偶见口干、肠鸣亢进,剂量过大可引起腹泻。
用法用量:50mg,po qd~tid, 研究表明单用鲨肝醇的升白作用缓慢,有效率为55%,需联用其他传统药物,疗程为4~6周。

▎维生素B4
又称腺嘌呤,为核酸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 DNA 和 RNA 的合成,为维持生物体代谢功能的必要成分。其作用是在白细胞缺乏时能促进白细胞的增生,常与地榆升白片作为升白治疗的辅助药物。

▎地榆升白片
活性成分为地榆皂甙,皂甙能提高正常小鼠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GM ) 的产出率, 提示它能促进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适应证: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药物、化学毒物,病毒性肝炎,某些病毒、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及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不良反应:有研究报道恶心、上腹不适等,不影响治疗。
用法用量:0.2~0.4g,po tid

▎小牛脾提取物
系由健康乳牛(出生24小时内)脾脏为原料提取而成的无菌水溶液,其主要成分为多肽及核糖。
适应证: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及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功能减少症、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过敏。
用法用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