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下腰动作后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ies,SCIWOR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力损伤后,放射学检查没有脊柱骨折、脱位等异常表现,所以又被称为无放射影像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该概念于1982年由Pang和Wilberger Jr提出的概念。
相关报道显示国内患儿以舞蹈等运动损伤造成的低能量损伤为主。舞蹈下腰动作后患儿出现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给受伤患儿家庭带来巨大伤痛。

儿童低能量SCIWORA的损伤机制可能与如下方面相关,包括:1.儿童脊柱的解剖结构特点:儿童的椎体和椎间盘含水量较高、韧带松弛及关节囊弹性较大,但年幼儿童椎体未完全骨化,呈前部较薄的楔形,≤10岁的儿童尚未形成可限制椎体向侧方和旋转运动的钩突,关节活动度大,关节突的关节面浅,即使轻微外力作用也可使其发生滑脱,故椎体一过性滑脱是导致脊髓损伤的可能原因。2.儿童脊髓顺应性小于成人脊柱顺应性,受伤时胸腰段脊柱极度过伸,而脊髓头尾端与脊柱的位置相对固定,胸段脊髓被拉伸,当到达临界值时,可引起脊髓的供给血管损伤3.也有学者认为脊髓缺血与椎管内静脉压升高有关,由于椎管内静脉系统与胸腹腔大静脉相通,当胸腹腔受压,胸腹内压骤然升高致椎管内静脉压急剧上升,压力的骤升可直接导致脊髓损伤,严重可致血管破裂出血,同时小动脉压力增高供血障碍也可致脊髓损伤,后期复查 MR 示脊髓萎缩也正是脊髓缺血的晚期表现。4。隐性脊柱裂可能会合并终丝纤维脂肪变性和牵拉脊髓,脊髓牵拉后存在一定张力,在未受到外界影响时尚无临床表现,但受到如脊柱后伸、摔倒、拍打腰背部等较轻外力后,终丝牵拉脊髓的张力增高,更易导致脊髓缺血缺氧等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一个尚未攻克的医学难题,可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损伤,舞蹈练习导致的脊髓损伤为创伤性 SCI 中的一种。与机动车碰撞、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不同,舞蹈练习是一种特殊的低能量损伤,多发生于儿童,易在缺乏保护措施、热身不充分、自行在家练习舞蹈等情况
SCI 患儿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3 周内)及恢复期(3 周后)两部分。损伤急性期以稳定生命体征、避免二次损伤为主,患儿伤后应尽早进行患处固定、卧床休息,合并轻度骨折脱位的 SCI 患儿,可予脊柱固定治疗,如佩戴颈托。SCI 患儿如有明确的韧带损伤、脊髓压迫等迹象,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但不建议对无压迫挫伤的 SCIWORA 患者进行手术,Carroll 等人在 183 例 SCIWORA 患儿的治疗记录中只有 6 例接受了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急性期,大剂量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可作为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部分学者建议伤后 8 小时内尽早予 MP 大剂量冲击治疗,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组织炎症、水肿,减缓或中止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但部分研究表明,MP 冲击治疗在患儿远期功能恢复上无显著性差异,还可能造成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自 2013 年起,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和神经外科医师代表大会的指南中不再推荐使用 MP 治疗。
小结和建议
1. 舞蹈下腰动作后患儿出现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给受伤患儿家庭带来巨大伤痛,也给我国儿童舞蹈培训机构工作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2. 脊髓完全损伤的SCIWORA患儿很少有好转;部分损伤严重但不完全性损伤者可有所改善,但很少会恢复正常;轻到中度损伤者可能完全恢复。
3. 我们有限的研究表明终丝型脊髓拴系是儿童下腰运动后出现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4. 正常终丝患儿下腰动作后亦可能引起低能量SCIWORA。
5. 从理论上讲,对合并有终丝型脊髓拴系的SCIWORA患者,尽早行终丝切断术并不能对脊髓损伤恢复有直接帮助,但可能有助于明确病因,并避免脊髓的再次损伤。
6. 我们通过录像发现儿童下腰动作后SCIWORA的关键节点并不在于下腰动作本身,而是在于下腰动作中失去平衡的一刹那。所以我们并不反对儿童舞蹈培训,也不反对下腰训练。我们强调的是在儿童做每一次下腰动作时都要有专业人员用手在患儿腰下保护。
7. 儿童下腰动作后低能量SCIWORA病例的大量出现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医务工作者对此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多的孩子可以更安全地进行舞蹈训练,塑造形体,陶冶情操。舞蹈培训机构从业者也将更为安心的工作,迎来行业发展的更大契机。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商业用途。
致谢:感谢为本文提供相关内容的各位同行。
参考文献
[1] Jeffrey K. Epidemiology of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abnormality in children: a nationwide perspective [J] . J ChildrenOrthop, 2016, 10 (3) : 255-260.
[2] Kim C, Vassilyadi M, Forbes JK, et al. Traumatic spinal injuries inchildren at a single level 1 pediatric trauma centre: report of a 23-year experience [J] . Can J Surg J, 2016, 59 (3) : 205.
[3] 王一吉,周红俊, 卫波, 等儿童脊髓损伤 275 例人口学与损伤特点[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023):1798-1800.
[4] Osenbach R K, Menezes A H.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in Children[J]. Pediatric neuroscience, 1989, 15(4):168-174.
[5]Pang D.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in children, 2 decades later[J]. Neurosurgery. 2004, 55(6):1325-1342.
[5] 曹鹏, 石长贵, 袁文. 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 25(2):174-178.
[6] Bracken M B. Steroids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2, 1(1): CD001046
[7] Hha B, Wy C, D S S, et al. Clinical Neurorestorative Therapeutic Guideline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IANR/CANR version 2019)[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 2020, 20:14-24.
本文是李政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