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小药箱,时刻准备着吗?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些小毛小病的。但也没必要回回跑医院,特别是如今疫情之下,到一趟医院,就如同过五关斩六将。那么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还是方便的。那药箱里,放点啥呢?家里不论老少,最常见的病就是感冒了,所以“感冒”药是需要备的。
感冒药指的是什么?↓
退热止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种成分单一的,或者“感冒冲剂”这种复合成分的。还有中成药的正柴胡,这用来对付低烧,很有效。小孩退烧药,用的是喝的美林或者泰诺林,用的时候根据年龄、公斤体重来算。
止咳化痰的:棕色合剂,也就是复方甘草合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止咳化痰。
腹泻药呢?吃坏肚子腹泻也是很常见的。
的确,腹泻大部分是和着凉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有关系,也就是胃肠型感冒或者细菌性的胃肠炎。通常不严重的腹泻,可以吃黄连素,配合清淡饮食1-2天就恢复了,若是持续时间长,甚至有虚脱倾向,那还是要到医院就诊的。
腹泻常见,便秘也不少见,尤其是年纪越大,活动少,肠蠕动少,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老人小孩都容易便秘,家里备几支开塞露还是有必要的。
那消炎药呢?也就是青霉素和头孢。以前家里发烧了都是去药店买青霉素或者头孢,现在都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买了。
其实头孢和青霉素确切讲,都不叫“消炎药”而是抗生素。
那为啥有时候发烧去医院挂盐水,医生说挂点消炎针?
那是有些医生为了沟通方便,老百姓一听说有炎症,那可不得“消炎”。其实抗生素通过消灭或抑制引起炎症的细菌,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机体再通过组织细胞自我修复从而消退炎症而治愈。抗生素除了青霉素、头孢这类,还有好几大类,头孢也有好几代,每个种类能消灭的细菌不一样,而引起炎症的细菌也是各式各样,还有可能炎症是由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也没用的,所以不能自己随便吃抗生素的。口服抗生素呀,就不用备了,还是听医生的吧。
外涂的绿药膏、百多邦或者金霉素眼膏也要备。居家难免会磕磕碰碰、烫个水泡什么的,这些是外涂的抗生素,可以防伤口感染。还有就是云南白药、创可贴,和碘伏棉球,棉签,这些分置在外用药格子里。
对于老年人,有种药最好要备一备,那就是扶他林软膏和止痛贴膏。因为骨关节炎和肌肉劳损、肌筋膜炎其实是老年人很常见的病症。比如颈肩痛,腰痛,膝关节痛,特别是在劳累,着凉了以后容易发作,局部使用扶他林和止痛贴膏可以止痛的。
再者就是针对有三高的患者家庭,最好备一盒拜阿司匹林和速效救心丸。因为三高患者心梗和脑梗的概率比较大,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可以先服用救急,呼叫120前来接诊。
其他的还有要备的吗?
不用啦,超过这些的用药,就去看医生比较安全!

陈医生的家庭药柜
我家以前就是一个药箱子,翻找起来太不方便,现在一个个格子,贴上标签,遥控家里人拿药处理也方便多了。
本文是陈美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