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眼睑缘炎?
【概述】
眼睑缘炎指眼睑缘皮肤、毛囊、腺体等发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是眼科常见的疾病。细菌、脂溢性皮肤炎、屈光不正确、视疲劳、不良卫生习惯等多种原因都会引起这种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结膜炎、睫毛、睫毛、眼睑肥厚等也可能并发。睑缘炎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部睑缘炎3种。

【病因学】
鳞屑性睑缘炎:其致病因素是眼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盛,以至皮脂溢出而发生轻度感染。各种物理、化学刺激(风、尘、烟、热等),全身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屈光不正以及视力疲劳等,加之眼部不卫生时,都是其致病因素。
溃疡性睑缘炎: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睫毛毛囊、Zeis腺体和Moll腺体的急性或化脓性炎症。
眦部睑缘炎:常见的是摩-阿双杆菌感染,常为双眼发病,限于眦部,以外眦部最为常见。常与体质差或贫血、结核等有关或因缺乏核黄素所致。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睑缘炎呢?
1.抵抗力差、营养状况不良、缺乏维生素B2等。
2.过度用眼、不注意眼睛卫生、理化刺激因素、屈光不正等。
哪些人容易得睑缘炎?
1.抵抗力较差者:如营养状况较差、缺乏维生素B2的时候,容易发生眼缘炎。
2.不注重眼睛卫生、长期疲劳用眼的患者,容易发生睑缘炎。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刺疼、干燥感、奇痒。
2.体征:裂隙灯下可见患眼的睑缘充血,睫毛及睑缘表面附着上皮鳞屑,睑缘表面可有点状皮脂溢出、皮脂集于睫毛根端,形成黄色蜡样分泌物,干后结痂,鳞屑与痂皮除去后,露出充血之睑缘表面,但无溃疡及脓点,睫毛易脱落,且能复生。如果炎症长期不愈,可致睑缘肥厚后唇钝圆,而不能与眼球紧密接触,如果伴有结膜炎,尚可出现泪小点肿胀及向外翻转现象而致溢泪。由泪溢导致下睑湿疹,迫使患者经常擦拭眼泪而使下睑外翻,泪溢加剧。
睑缘皮脂腺分泌很多,干后结痂,并将睫毛粘着成束,痂皮除去后,睫毛根部可见出血性溃疡及小脓包。因病变深达皮脂腺及毛囊,毛囊被破坏,睫毛易脱落,不易再生,形成秃睫,即使再生位置也不正。附近疤痕收缩,形成倒睫或乱睫,刺激角膜;病变长期拖延,可使睑缘肥厚变形。伴发慢性结膜炎、泪溢,周围皮肤湿疹,甚至下睑外翻等,导致泪溢加重,泪液又促使外翻和慢性结膜炎。
眦部睑缘炎:
睑缘及附近皮肤显著充血糜烂,自觉干燥刺痒和异物感,常合并慢性结膜炎,称眦部睑缘结膜炎。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睑缘炎的并发症有麦粒肿、泪溢、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
1.麦粒肿: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眼睑部出现红肿疼痛的隆起包块,严重时可化脓。
2.泪溢:泪溢是指在泪液分泌正常的情况下,由于泪道排泄发生障碍而引起流泪现象,迎风时加重。
3.慢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是因为急性结膜炎没有彻底治疗而引起的,长期接触某些刺激性物体或气味而导致的结膜炎症,结膜可出现充血。
4.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睑缘炎通过机械刺激,细菌代谢产物及异常的脂质造成眼表刺激症状与损伤,导致角膜结膜组织的炎症以及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反复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结膜乳头增生及浅层瘢痕形成;角膜上皮糜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边缘角膜炎及角膜新生血管等,严重者可影响视功能。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睑缘、角膜、结膜等情况,判断有无存在睑缘炎相关角膜或结膜并发症。
2.睑缘分泌物细菌培养:判断患者睑缘处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应用敏感药物。
【治疗措施】
1.首先除去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矫正屈光不正,注意营养,锻炼身体,治疗全身其它慢性病,借以提高机体素质。
2.局部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除去痂皮后,使眼睑皮脂腺及睑板腺的过剩分泌排泄通畅。然后于睑缘处涂用抗生素软膏,每日2~3次,用药需至痊愈后两周,以防复发。如药物过敏或局部刺激反应过重者,则改用抗生素或5%磺胺眼药膏。同时伴有结膜炎,则应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溃疡性睑缘炎:较为难治,每日应清除痂皮,并拨除受累的睫毛,用抗生素眼膏涂睑缘。治疗务求彻底,不可中断。对反复发作和长期不愈的患者,应作细菌培养与药物试验,以选择敏感有效药物。严重的溃疡性睑缘炎可用1%硝酸银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每日一次,数日可愈。
眦部睑缘炎: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锻炼。眼部点0.25%-0.5%硫酸锌溶液或抗生素眼膏,亦可用硫酸锌电离子透入法治疗。
睑缘炎是较顽固的眼病,治疗要有耐心,坚持治疗才能治好。首先应除去病因,增加营养,纠正用脏手揉眼的不良习惯,如有屈光不正,应配戴眼镜矫正。
本文是范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