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社鹏
魏社鹏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医院 神经外科

脑溢血的危险因素

367人已读

脑溢血的危险因素

卒中,俗名中风,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然发生,猝不及防。

卒中,有两大类别和四个亚型。

大部分卒中是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小部分是出血性卒中,即脑溢血。

虽然脑溢血的发病率,在脑卒中里只排第二,仅次于脑梗死,但脑溢血引起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却都非常高。并发症一旦发生,劳民伤财,到最后,患者很有可能仍然会死亡。

卒中的分类.png

小张总是个八零后,年纪轻轻却是一家民营建筑公司的分管领导,平时工作非常繁忙,应酬也很多,抽烟、喝酒更是家常便饭。每次请客吃饭,喝进去的白酒都是半斤打底的。

鲍先生头部.jpg

去年夏天的一个周五的下午,小张总刚从工地上回来,就瘫坐在沙发上,说自己中暑了,之后便不省人事。同事吓坏了,赶紧把小张总送到了最近的二甲医院。面对昏迷的患者,医院的卒中中心非常重视,从就诊那一刻算起,就给小张总安排了绿色通道。急诊的紧急评估发现小张总的上血压接近200,下血压超过100mmHg,是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99%。随后立即安排做了头颅CT,当场就发现小张总的右侧脑子深部有个很大的血肿,体积超过60毫升,而且已经有血液冲进了脑室系统,引起了急性脑积水。追问家属病史,诉说小张总以往的血压只是稍高十几年了,但自测的血压很少超过145/95mmHg,未曾服药治疗,伴随高血压的,还有十几年的抽烟喝酒的习惯。

一切都豁然开朗,一切也都悔之晚矣。

正常血压的标准应该是:收缩压≤119mmHg,或舒张压≤80mmHg。只要上压超过130,或者下压超过80mmHg,那就是高血压。而且,假如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直接诊断为2级高血压。

正常血压.png

根据这个标准,小张总被诊断为2级高血压应该是明确无误的。可惜,小张总全家都认为他的血压只是稍高,未给予任何重视。

在客观上,脑溢血,真的和脑梗死不同。后者如果及时来院,好比说在发病4.5小时内来院,在溶栓和取栓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很有可能完全恢复。而脑溢血,则一旦发生,在大部分场合里,患者就会非死即残。

上医医未病,这句话告诉我们,预防才是杜绝任何疾病的终极法宝。脑溢血也不例外。

那么,我们普通老百姓,该如何预防脑溢血呢?

假如我们明晰了脑溢血的危险因素,继而把这些因素剔除掉、管理好。那么,我们就能够远离脑溢血了。

脑溢血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高龄、高血压、抗栓治疗等,详述如下:

⒈年龄

研究表明,发生脑溢血的风险,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美国演员多丽丝,于105岁离世,死因就是脑溢血。

⒉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是脑溢血的最常见病因,也还是发生脑溢血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罹患高血压,会使患者的脑溢血风险陡增到2倍以上。

小张总的2级高血压,未被家人重视。他虽然生活在大城市,但也未做过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虽然小张总才35岁,但是罹患高血压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十年。

⒊抗栓治疗

抗栓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其实都是为了预防心梗和脑梗而做的预防措施。

在所有的抗栓治疗中,华法林这个药物被发现和脑溢血的关系最密切。

抗栓治疗.jpg

实践发现,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可使脑溢血风险增至2~5倍,尤其当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大于3的时候。而利伐沙班等直接口服抗凝药相关的脑溢血风险,则要比华法林低30%~60%。

研究发现,使用阿司匹林等单药的抗血小板治疗,只会使原发性脑溢血绝对风险有小幅增加。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即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带来的脑溢血风险,也要高于单药治疗。

⒋肥胖和缺乏运动

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和懒动都会增加脑溢血风险。肥胖还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有关,后者与房颤患病率增加、抗凝药使用增加、以及夜间血压激增都有相关。小张总的体重指数为31,远远超过了正常的上限24,平时工作很繁忙,仗着自己年轻,也没有去参加任何体育锻炼。

⒌饮酒

大量饮酒会使脑溢血风险增至约3倍。有篇荟萃分析纳入了11项针对脑溢血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每日饮酒超过4个标准杯的人群,与脑溢血的风险增加有关。4个标准杯仅相当于2两白酒,小张总每次聚餐喝的都是白酒,从来没有少于半斤的。

看起来,大量饮酒和高血压都是小张总脑溢血促发因素。

临床研究表明,大量饮酒可能因促成了高血压、从而间接增加了脑溢血的风险。

⒍较低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有一篇包含23项前瞻性的系统评价的研究发现,低的胆固醇水平与脑溢血风险增加有关。反过来理解,也就是说较高水水平的胆固醇,似乎能预防脑溢血。

虽然如此,但是因为脑梗死的发生概率远远大于脑溢血,建议血脂高的患者,还是放心坚持服用他汀物进行治疗。而且,现有的数据也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似乎并未明确增加服用人群的脑溢血风险。

⒎遗传变异

遗传因素,也在脑溢血的发生中起着作用。特定的遗传特征,能解释高达44%的脑溢血风险。有大型研究显示,载脂蛋白E的等位基因ε2或ε4,仅与脑叶内的脑溢血相关,而与深部的脑溢血无关。

⒏小血管病变

老年人的脑部的MRI扫描,常常可以发现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这些结果都向我们提示:患者的脑内小血管很脆弱、或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这两者也都与脑溢血风险的增加有关。

脑微出血白质高信号腔梗.png

有项观察性研究,纳入了近150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既往有过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研究发现:有小血管病变证据患者的脑溢血的发生率更高。

也就是说,那些脑部存在腔梗、脑白质高信号、或脑微出血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脑溢血。

⒐烟草的使用

吸烟也与脑溢血风险增加有关,这是因为增加了心输出量和总的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引起了血压升高,并且还有可能是损伤了动脉壁,从而导致脑内小血管易破裂。

来自美国医师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非吸烟者相比,当前吸烟者发生脑溢血的相对危险度,的确有小幅的增加。

小张总每日大约吸两包烟,聚餐的那日,吸烟可能会超过三包。十余年的2级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加在一起,促成了年仅36岁的脑溢血。

⒑不十分明确的危险因素

和脑溢血相关的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服用抗抑郁药物、偏头痛。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晚期尿毒症患者,一旦有过一回脑溢血,则后期更容易并发反复的脑溢血。

脑出血.png" data-width="2112" data-height="1670" data-server-rendered="true" class="image-container holder read-only">
不同部位的脑出血.png

写在最后:

年仅36岁的小张总是不幸的,才36岁就得了脑溢血。然而,他也是幸运的,当脑溢血的血液冲进了脑室系统后,右侧脑内局部的高压力得到了缓冲,主管左侧肢体运动的锥体束没有被大量破坏,经过及时的手术清除血肿和降低颅内压,以及术后密集的康复治疗,小张总已经能够站起来走路了,左侧肢体能动,但是不灵便。当然小张总已经没法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魏社鹏
魏社鹏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