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艳 三甲
王艳 副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胰腺炎

1256人已读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分型: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胰腺水肿为主,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30%~60%)

病理分型: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

胰腺主要功能: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外分泌:胰消化酶(除淀粉酶,脂肪酶具生物活性外,胰腺分泌的大部分消化酶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腺泡细胞内,胰酶在胰管内被激活是引起胰腺局部炎症的必备条件,胰蛋白酶原转化为胰蛋白酶是整个胰酶系统被激活的起始步骤,)

内分泌: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1、腹痛

部位:中上腹 ,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性质:钝痛、刀割样、钻痛或绞痛

时间:轻症3~5天,重症时间更长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发热 多数病人有中度(38.5℃)以上发热

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钾,酸中毒,酮症,高渗昏迷)

5、休克(见于急性坏死,出血)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上腹压痛,多无肌紧张、反跳痛

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膜炎体征 腹部肿块

黄疸 低钙抽搐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炎症或感染。

CRP:反应组织损伤及炎症程度,72h大于150mg/L提示病情重。

血糖:血糖>11.2mmol/L,提示SAP。

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多见于胆系疾病所致或肝损伤、饮酒。

血清白蛋白下降:大量炎性渗出、肝损伤。

尿蛋白阳性、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休克、合并肾损伤。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酸碱失衡。

血钙:下降<2mmol/L,提示SAP;<1.5mmol/L,预后不良。

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为病因或结果。

离子紊乱:低钾、低钠。

急性胰腺炎恶心呕吐的原因

急性胰腺炎呕吐主要原因是胰腺组织发生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所致。胰腺在胃的后面、脾的右边,颜色为灰红色,质地柔软,长约十几厘米。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小肠分泌的小肠液,是消化液的重要成分。

胰液能消化,全靠胰酶。胰液的消化力很强,如果胰液反流到胰腺,胰腺就会被当成食物消化,出现损伤。胰腺细胞出现大量伤亡,免疫细胞以为胰腺细胞受到外来病毒、细菌侵害,立刻释放炎性因子展开攻击。

胰腺细胞在胰酶消化和炎性因子的双重打击下,死亡加剧,这就是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刺激到痛觉神经,就引起腹痛。胰腺发炎影响到胃肠道功能,就引起恶心、呕吐。

急性胰腺炎起病后多数出现恶心呕吐,大多数频繁而持久,呕吐物为食物残渣、黄绿色的胆汁或咖啡样物。

卧床休息,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禁食水,必要时行胃肠减压缓解胃肠道压力改善症状。

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减轻胃酸分泌,呕吐严重给予止吐药。

恶心呕吐时应协助半卧位或侧卧位。

发生呕吐时首先可以适当的给予拍背,如果呕吐量大时要防止误吸,予头偏向一侧,如口腔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干净。

观察呕吐发生的频率、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准确记录。

剧烈呕吐应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准确记录病人出入液量。

观察口腔清洁情况给予口腔护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艳
王艳 副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