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积水手术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手术方式?
-手术目的:
(1)解除梗阻,消除病因,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如切除肿瘤,解除其对脑室系统的压迫;扩张导水管;疏通第四脑室流出道的梗阻等,使之前堵塞的脑脊液通路重新通畅起来。
(2)避开梗阻部位,另寻吸收部位,改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如侧脑室外引流、侧脑室-腹腔分流、腰大池-腹腔分流、第三脑室前部造瘘等。
(3)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如灼烧、部分切除脉络丛。
-手术方式:
(1)分流术:包括侧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
(2)脉络丛灼烧术、脉络丛部分切除术。
(3)造瘘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等。
侧脑室外引流术:是指通过穿刺大脑内侧脑室(侧脑室成反“C”形)的方法,将脑脊液引流出体外的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可快速缓解症状,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穿刺侧脑室,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的一种手术方式。治疗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脑积水,是一种适应证广、创伤小、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的手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交通性脑积水时,侧脑室和脊髓所在的腰大池还是相通的,通过腰椎穿刺腰大池,引流管经埋在皮下(像隧道一样,所以叫皮下隧道)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适用于交通性脑积水。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具有不穿刺脑室、创伤小、引流的距离也近、并发症少等优点。
第三脑室造瘘术: 通过打通第三脑室底部,使脑室内的脑脊液与蛛网膜下腔沟通,重建脑脊液循环。此无植入物。
(2)更符合脑脊液循环正常生理状态。
(3)手术操作相对较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所以常作为其他引流术失败后的替代疗法。
本文是王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