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的公益早筛?
尽管仍属于前列腺癌低发区域,但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确诊患者持续增多,其发病率及致死率的增速居于男性肿瘤首位。遗憾的是,相较于欧美等前列腺癌高发同时也是诊疗领先的国家,由于前列腺癌早筛的欠缺,迄今我国约70%的患者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由此导致了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60%-70%,远逊于欧美近乎100%的5年生存率。
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关键实验室指标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但需要知道的一点是PSA并非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其正常参考值为4ng/ml,但高于正常值甚至稍高于10ng/ml也并不绝对意味着前列腺癌,需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最新的研究表明,推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策略的国家,如近邻日本,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平均每年提升约11.7%,目前已高达93%;而中国由于PSA早筛普及缓慢,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每年提升约3.7%,目前仅为69.2%。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PSA筛查,从而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多国指南建议对50岁以上的男性应当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早筛,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者,则应从45岁开始PSA早筛。在国内外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2021版前列腺癌早筛中国专家共识还建议将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男性开始早筛的年龄进一步提前至40岁。
如PSA经复查高于10ng/ml(特别有持续上升趋势)和/或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的,应考虑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部分PSA持续升高但未超过10ng/ml的患者,结合游离PSA比例、PSA倍增时间等动态指标及患者具体临床特征,仍需选择性地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从2019年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便致力于在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中的PSA早筛公益活动,尽管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我们仍初心无改、前行不懈。在日常工作日我们的PSA免费公益筛查项目仍在持续进行中。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深入基层、社区,不断推动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为改善中国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一尽绵薄之力!

本文是杜跃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