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邵斌 三甲
黄邵斌 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肛肠外科复杂手术——巨大骶前囊肿切除手术

771人已读

什么是骶前囊肿?

骶前囊肿(Presacral cyst)是位于骶尾骨与直肠之间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与骶尾骨筋膜、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等盆底组织关系密切,多数为良性疾病。目前,学者认为其起源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骶前囊肿的分类

骶前囊肿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型,良性较恶性多见。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起源主要分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肠源性囊肿(又分为尾肠囊肿和囊性直肠重复)、神经管原肠囊肿和畸胎瘤等多种类型。

骶前囊肿的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盆腔脏器及神经受压症状,表现为下腹坠胀、尿频尿急、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下肢会阴部感觉异常及习惯性流产等。常见影像学表现:CT或 MRI 可见直肠后、骶尾骨前方囊性或囊实性占位病变,与骶尾骨筋膜关系密切,呈膨胀性生长,多数挤压周围脏器及组织,少数可向下突出至骶前、骶后皮下组织。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准确定位囊肿上极,清楚显示囊肿与周围重要器官、血管的关系,还能识别囊肿内不同成分,根据不同成分的含量呈现不同的信号特点,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囊肿。

骶前囊肿的治疗

骶前囊肿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囊壁未彻底切除,则可能导致复发或骶尾部形成难以愈合的窦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然而,目前临床对骶前囊肿的认识不足,甚至将其与卵巢囊肿、肛周脓肿等疾病相混淆,同时对该疾病的治疗缺乏彻底切除囊壁的理念与手术技巧,常导致切除困难的骶前囊肿被姑息处理,不当的手术方式甚至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或重要血管、神经等,造成肛门失禁、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骶前囊肿与周围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关系

下面介绍一例骶前巨大囊肿手术治疗病例。该患者因肛周坠胀不适1月来我院就诊,同时有排便困难。患者腹部CT发现骶前巨大囊肿,囊肿大小11cm*10cm*10cm。

患者骶前巨大囊肿,手术存在以下及方面困难:一,囊肿巨大,位于骨盆腔内,此处空间较为狭小,切除较困难。二,囊肿位于骶前,骶前具有丰富的静脉丛,此处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三,肿物向前压迫直肠,分离过程中需要避免直肠的损伤,同时此处位于盆底,神经关系复杂,给手术带来困难。

我们采取经骶前入路手术方式,将囊肿充分减压,囊肿后方与骶骨和尾骨关系密切,台上在脊柱外科帮助下切除尾骨,沿骶骨前方分离囊肿,后方将囊肿与直肠分离,囊肿两侧与臀大肌分离,分离囊肿下方将其与肛提肌分离。完整切除骶骨前囊肿。患者手术较为顺利,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无不良反应,恢复良好。

打开囊肿,吸出囊液

吸出的骶前囊肿囊液

完整切除的囊肿壁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黄邵斌,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9病区胃肠外科科室副主任,二级医师,内镜微创外科学组组长,教学主任。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长沙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副主任委员,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炎性肠病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外腹腔镜技术联盟理事会加盟专家,湖南省普外腹腔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控专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手术期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委员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肠梗阻、肠道结核、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间质瘤)、消化道溃疡、外科急腹症、腹部创伤、上消化道出血、腹膜后肿瘤、肛肠外科疾病(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均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擅长腹腔镜下消化道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各类胃肠消化道疾病微创手术,擅长内镜下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包括胃肠道巨大息肉切除、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EMR、ESD)、经内镜下结肠支架植入术、经内镜下肠梗阻导管放置术、经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胃肠镜联合腹腔镜双镜联合微创治疗消化道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邵斌
黄邵斌 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