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博 三甲
潘博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外耳整形与再造一科

一位小耳患者的真情分享,外耳再造真实案例

906人已读


题记

到了北京整形医院才发现不幸的可怜的孩子有那么多,有小耳畸形的,有兔唇的,有全身上下都是黑色胎记的,有烧伤的,有烫伤的,有些孩子的脸都不成人样,有的全身都没有一点好皮,还有的伤到一辈子可能都站不起来,这些孩子的家长都齐聚北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不被人歧视的正常人,而蜗居在那个租住的狭小的空间里,一天天,一月月,就这样努力的坚持着、煎熬着,最终,有很多家长都熬到了胜利,大喊一声我这辈子再也不来北京了,就像很多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一样,把所有的复习材料一扔,大喊一声我这辈子再也不回高中了,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的母亲,我能体会出他们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的心酸,也有很多家长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整天战战兢兢的期待着,期待着好运的降临,生怕中间会出现一丝不妥,但所有的一切都得需要去努力,去经受,去煎熬,人这辈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轻松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光鲜的一面,而他背后还不知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呢,所有的这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


求医之路

2022年6月12 日上午,我们登上了从山东开往北京的列车,骞骞兴奋的比出剪刀手,他只知道等他再回到家的时候他就拥有漂亮的大耳朵了。期盼了整整六年,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既期待又害怕...



北京没有想象的那么孤独,表弟和弟妹在百忙中接我们出站,还带我们去吃了大餐。骞骞说北京的小舅和小舅妈真好。



以防北京健康宝弹窗,饭后立马做核酸。



骞骞很爱这几块大石头,所以从此之后每次做完核酸检测,他都要在这里留影。




提前预定的民宿就在这个小区内,感觉环境还不错,关键离医院超级近,过马路就到,所以价钱就显得不那么太重要了。




房东是一对老夫妇,老太太很优雅,爱打扮,每天出门前都会先化妆,把自己收拾的特别干净,所以外表看起来和她的实际年龄很不相符,他们不是北京当地人,在这里租了四套房子然后把每个房子分割再租给我们这些全国各地来看病的人,一晃这么多年,也便成了半个北京人,老太太很爱干净,在她的房子里决不允许大家乱摆乱放,所以这里除了住的人多一点,几乎没其他毛病,三室一厅,每个卧室住一家,因为我们来的晚,没房间了,只好在客厅凑活,这张床就是我和骞骞的家。




房东爷爷的小电动三轮是骞骞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最爱。




公园里很多北京的孩子,他们都很友好的和骞骞分享自己的玩具,这让我很感动。




6月13号,星期一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候诊室,这里叫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又叫八大处整形医院,是迄今为止是我国最大最权威的公立三甲整形外科医院,拥有我国最卓越的整形专家,是我们所有小耳畸形患者的福音,诊室外病友形形色色来自全国各地,看到这个场景我很是震惊,没想到患有小耳疾病的孩子有那么多。




终于,我们见到了著名整形专家潘博主任,潘主任赫赫有名,在外耳整形方面贡献卓越,看到他如此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病号,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感恩能遇到他。




检查一切顺利,马上就要入院一期手术,很不幸骞骞受凉感冒了,咳嗽不止,院总大夫说延迟住院,先进行治疗,不然手术风险太大,最严重的情况会危及生命。我吓坏了,赶紧治疗。可疫情期间任何诊所都不让我们进入,实属无奈,只好让家人邮寄止咳化痰药、雾化器等,谢天谢地,顺丰快递很是给力,救急药第二天中午就到达北京。




潘主任非常关心我们,期间建议我们再去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我打车五十分钟去了儿童医院,感谢那里的专家,让我踏实而归。



一波三折后,期盼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骞骞47床,入院当天先测听力再手术。




医院新院区还在修建当中,手术室离病房有些远,孩子们都得由专车拉去手术,骞骞很勇敢,还安慰我不要怕。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感动的只想哭。呵呵!专车是奔驰系列,医院很是给力。




手术历时四个小时,下午不到七点骞骞被送回了病房,大夫告诉我说“骞骞是所有的小朋友中最棒的,麻醉醒了后没有哭一直和他们聊天,说等长出大耳朵后就带着护士阿姨和大夫叔叔们去爬山”,骞骞听到我们的对话更兴奋了,竟然没让护士阿姨帮忙,自己从手术车上爬下来上了病床。大夫说这黄色的液体叫卡络磺钠,是止血用的。主治专家潘主任再次发来了信息,嘱咐我们刚做了一期手术,要少说话,不能下床,真是辛苦潘主任了。




可能手术麻醉的影响还没有退,一会儿骞骞就睡着了,看到他这小小的身躯紧紧地缩成一团,我心里心酸极了。




不过第二天就原形毕露,瞧他这状态跟没事人一样,让我哭笑不得。




骞骞很喜欢大孩子,每天用崇拜的眼神看着48床的泽泽大哥哥,问各种幼稚奇葩的问题,泽泽湖北人,大学生,很善良、很有爱心,每次都认真回答,因为已经成年,所以根据医院要求不能进入陪人,爸爸在医院外,也会经常送进一些零食,每次他都是第一个分享给骞骞吃,我特别感激他。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小时候在武汉当地做过一次耳再造手术,那个时候因为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再造耳很不成功,所以现在下定决心进行人生的第二次耳朵再造手术,他也是千挑万选最终选择了潘主任,他跟我描述大体的手术流程是这样的,潘主任先将他小时候移植到耳朵上的肋软骨支架取出来,埋置到腹部,然后重新在耳后埋置扩张器,注水扩张水囊,获取足够皮肤,重新移植,听他说好像小时候取的软肋股支架不够用,这次二期手术时还要再重新取一些。听了他的描述我心里真既心酸又心疼。真心的祝愿这孩子手术顺心顺利!




这是46床不会说汉语的中国人,新疆伊利哈萨克族青年某某提,36岁,我叫不上他的名字,呵呵!实在太长了,只知道他的同伴——也是他的临时陪床加翻译,一个会讲普通话的26岁帅小伙叫买买提,买买提很爱笑,也很善良,和我分享了很多新疆伊利的美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以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这位某某提是因为外伤来修复耳朵,也是肋软骨耳再造,无疑,他也是潘主任的病号,他疼的整天哼哼,他也是让护士和管床大夫们最头疼的病号,因为不会说汉语,所以整天打哑语,也正因为如此,他便成了全科室唯一一个有陪人的成年人,第一天还好,有买买提在可以当翻译,因为没有地方休息,一夜后买买提实在受不了了,所以离开了医院,临走时他告诉护士说实在搞不明白的时候就给他打电话,买买提走了,我便自觉成了他的服务员,没有语言只有行动,我每天自觉去热水房打开水,他便自觉喝水,唯一的交流就是他按着他胸部的刀口朝着我和骞骞咧嘴,很明显他是在表达他很疼,骞骞会忍不住爬起来问他“叔叔你很疼吗?叔叔你是大人为什么还会疼呢?...”傻笑是他唯一的回答,骞骞最后累了,无奈的说到“叔叔你是个傻瓜吗?你为什么什么都不回答?”泽泽在一旁一个劲地边摇头边笑,这一幕还挺和谐。那天护士老师问某某提大便了没有,他呆了半天愣是没反应出来,护士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在一旁急了,拽过骞骞,拍了拍骞骞的屁股,朝着他大声崩了几个字,“你拉屎了吗?”还别说,“拉屎”这个词看来是各族人民的通用语,他一听,立马惊讶的叫到,“奥!拉屎!有......有....”,妈呀!这个问题好歹解决了,护士老师们都捧腹大笑,指着我说“服死你了”,而他在一旁却一脸蒙圈,呵呵!想想我还倒觉得很有成就感呢!还有一点我和泽泽作为他的室友都实在无语,那就是他不到十一二点不跟家里人视频聊天,估计是因为没人懂他的语言,白天实在太无聊,所以每次和家人视频他都会特别痛快,病房里的深夜到处静悄悄,唯独回荡着他的欢声笑语,我们多少有些气愤,不过想想这么一个大男人白天疼的哼哼叫的情形,也就从心里原谅了他,后来,我才意识到,因为时差,晚上十一二点才是他们的下班点,呵呵!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的广大,我突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出院的前一天,他突然放松了许多,估计也是觉得明天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的离别,他主动和我分享了他的家乡生活,他的妻子,三个漂亮的女儿,还有他们广袤的大草原,家里数不尽的羊群、牛群、马群,他很富有,精神上物质上都是,他骑在马背上驰骋的样子真的很帅。别了,亲爱的朋友!我们虽然语言不同,但我们都是一家人!




医院里的营养餐,很多病友都不太怎么喜欢,呵呵!不过俺娘俩倒还吃的津津有味!




幼儿园张老师很有爱心,骞骞因为手术无法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为了让他少一点遗憾,便特意要了骞骞的亲笔签名,打算给他P到毕业照上。




瞧这睡姿就知道离出院不远了。




一期出院后第一次做核酸,毫无例外,这几块大石头的魅力丝毫未减。



2“康复”之路


出院后还是住房东老太太家,那张大床依然还是俺娘俩的家,唯一的区别是因为暑假的到来小伙伴们更多了。这么多孩子,为了不让他们孤单,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承担了他们的义务英语老师,孩子们很开心,他们说我比他们家里的英语老师发音好听,教得好。呵呵!大人孩子一样都喜欢被人夸奖,想想来到北京我还能发光发热,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心里也美滋滋的,后来,我便顺利成章的成了这里的孩子王,大家从心里感激我,我很感动,很满足。我这个人很简单也很真诚,从来都是如此,我别无所求,这些已经足够。




现在客厅病号住了三家,再加上房东老太太那就是四家,晚上拉开屏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再加上三个卧室的住户,一个屋檐下,近二十口人共享一个厨房,共享一个卫生间,我这辈子也是第一次遇到。




五天后拆包了,并注了第一次生理盐水,10毫升,大夫说恢复不错,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为了不让骞骞太孤独,小舅给他买了益智积木和图书,骞骞高兴地不得了,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铭铭哥哥拿来了水饺,波波哥哥送来了南瓜饼,骞骞真的好开心。




我们每周如约去医院排队注水,让潘主任检查,他是如此的认真负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注水室旁,只要有问题,不管是不是他的病号,他都会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有着大爱的好医生,他的那种爱,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纯粹,他用爱点亮了我们每个病患的心,他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我们无比的敬重他。




宁宁哥哥三期手术结束了,万里长征终于熬到了尽头,他家境一般,妈妈在上海打工离不开,所以爸爸带着刚刚做建筑工挣来的三万块钱来给他完成最后的冲刺,宁宁哥哥很直爽,很喜欢跟我聊天,也会毫不吝啬的让我欣赏他的耳朵,他的耳朵也是潘主任做的,很漂亮,他和他爸爸都很知足。中午他们就要离开了,估计这辈子我们都不可能再相见,大家都很伤感,默默地送他爷俩出门,宁宁爸爸出门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他妈的这辈子我再也不来北京了”,这句话虽然显得有些粗俗,但他却吐出了所有小耳家长的心声,那种心酸只有我们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当时,我打趣的说,那可不行,以后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他不来上学?你不来送他?他突然扭头想了想冷笑着附和了两个字“也是”,然后,拉着箱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是啊!这个地方太不让人留恋了,在这里留下的回忆或许是所有小耳家长这辈子不想再提起的,真的好可怜,好无奈!




随着扩张器的不断增大,骞骞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戴上了标志性的耳罩,有小哥哥们的陪伴,骞骞觉得北京的日子很快乐。




长安味道里面的肉夹馍真的很好吃啊!骞骞一口气吃了两个,吃完肉夹出门还有了艳遇,呵呵!遇到了两个可爱的美国哥哥,北京碧书桐国际幼儿园的园长,或许与职业有关,他们两个很热情友好,邀请骞骞一起分享了他们的美食,还教我们画画,骞骞兴奋了整整一夜。




日子就这么堆积着,房子里的人一茬茬更换着,大家都挤着赶在七月一日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因为七月一日房租翻倍,多年的惯例,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也便不在乎这么多,这也是为什么两个月的暑假是这里所有房东们的黄金搭档,贵州的李姐、江苏的徐姐,因为之前经历了一期手术和二期手术血的教训后,这次都很幸运的避开了这个黄金搭档,他们很顺利的完成了三期手术,看着孩子漂亮的大耳朵,她们脸上挂着笑意,满满的满足感,我们很替她们开心,缘分让我们这个群体不远万里聚在一起,我们很珍惜这仅剩的一点时光,离别前的头一晚,我去超市买了几个菜肴,房东老太太还特意炒了几个菜,整个房子今晚特别的热闹,但最后大家竟然都流泪了,天南海北,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其实,这个世界上谁都不会太完美,我们都是万里挑一,每一个我们都是独特的自己,寻梦路上我们永远都不孤独。




房子里又来了一位新的小伙伴佳佳,女孩,5岁,江西人,她是因为腿上的胎记才来到的北京,她也是这里的常客,因为胎记面积比较大,所以从三岁起一年来京一次,她的注水囊在腿上,所以不能行走,听说去年就因为水囊撞破而失败过一次,所以这次格外小心,出门必须乘坐小推车,或者是被家人抱着,为了排除寂寞,她的玩具装备也是最齐全的,这个娃娃机让整个屋子里的孩子爱不释手。




孩子们整天形影不离,玩的乐不思蜀。我倒开始焦虑了,因为我自身免疫力差,越来越不适应这里的环境。



注水五次后因为不适应环境,加上天气热,休息不好,我浑身起满了湿疹,突如其来的急性牙髓炎又使得情况雪上加霜,所以我们不得不离开北京,离开北京前我联系了泰安市中心医院美容整形科的吴主任,以后的注水就拜托他了,要离开小伙伴了,骞骞伤心的不得了,好在离开前去小舅家转一一圈这才开心,骞骞说小舅家真好,还能体验按摩仪呢!




回到家乡的日子正值国槐盛开,到处都很美!



吴主任注水技术很高,很快水囊就达到了能够手术的标准。




潘主任让我们安排去北京脱毛并预约二期手术,我们便约了8月14号脱毛,15号面诊潘主任,一切都非常顺利,激光科张玲主任非常好,虽然我们去的晚了一些,但她依然耐心帮我们治疗,脱毛后为了避免起泡张主任嘱咐我们冷敷至少两个小时,我们有些紧张,连续冷敷四五个小时才肯罢休,不过效果证明还是很不错的。第二天也就是15号,我们如约面诊了潘主任,再次见到潘主任,感到特别亲切,潘主任看了看水包说脱毛很成功,然后把我们的二期手术约在9月7号,再然后就让我们回家养皮,面诊完出诊室门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大声喊我,我回头一看兴奋极了,是泽泽,没想到我们又碰到一起,兴奋过后,他无奈的告诉我,他耳朵上因为毛囊炎厉害,皮瓣破损,潘主任安排他紧急手术,骞骞再次见到大哥哥,兴奋地拥抱了他,泽泽说第二天就入院手术,希望他一切顺利!




回来养皮的日子并不很长,但很充实,骞骞每天都很快乐,一直以来吴主任的无私付出让我们非常非常的感动,我衷心的感谢他,并为他送去了锦旗。




8月31号,潘主任发信息让我给他拍一张骞骞耳后注水包的照片,临近手术,他要随时监控水包的情况,潘主任百忙之中还记挂着每一个病号,让我非常非常的感动!他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在水包表面涂抹红霉素眼膏,我庆幸骞骞能遇到一个这么好的专家。



9月3 号,我安排好单位上的工作,再次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感谢单位领导对我和孩子的关照,心里暖暖的!小舅和小舅妈依然是那么给力,再次抛开手头上的工作,接我们出站,带我们去吃大餐,为了满足骞骞的愿望,小舅还特意带骞骞去尝试了地铁,骞骞超级开心,说爱小舅小舅妈一辈子!




我们再次住到房东老太太家,我又来北京了,很兴奋,所以给泽泽发了信息,问他恢复的怎么样,结果很让我意外,他说手术非常顺利,本来一切都挺好的,但是因为身体免疫力差,加上出院后没有护理好,伤口感染了,部分溃烂,一直不愈合,所以,现在再次入院了,我很震惊,也很替他担心,他拜托我帮他买一些生活用品,因为入院比较着急,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带,我立马买好他所要的物品,顺便又给他买了一些水果,给他送到了医院,很遗憾,周末医院病房大门不开,我只好在外面远远地望着住院楼,看到一楼住院病房窗户外面的场景后,让我哭笑不得,呵呵!大家这是真的被逼疯了吗?泽泽的病房在三楼,所以很遗憾这样的光也没能沾上,我只好返回房东家,打算明天继续。




第二天,我带骞骞去进行入院检查,正好遇到医院纪念整形外科学的开拓者宋儒耀院长,是这位伟大的专家前辈给我们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能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我感到特别的荣幸和激动,检查前,我先带骞骞去三楼住院部完成了泽泽的托付,很感谢一位护士小姐姐,一说泽泽的大名,她立马说知道,然后帮忙捎进了病房,估计这样的特殊病号,全科室也没有几个。



我带骞骞进行术前检查,期待最重要的二期手术,每天都战战兢兢,但是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骞骞的水囊不知是受到了蚊虫叮咬还是外力挤压,突然感染了,这也是让大夫们最棘手最被动的意外,眼看着骞骞的注水囊越来越红越来越热,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家也替我着急,为我献计献策,但大家唯一的结论就是赶紧找地方输液治疗。在我最孤立无助的时候,又是潘主任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收到了我的求助信息后,他立马安排会诊、住院输液抗炎治疗,着实拉了我们一把,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能遇到这样的好医生我们是何其幸运。

住院的那天,我们娘俩狼狈的无法再狼狈,因为不知道这种情况要在医院待多久,所以我带上了我们在北京的所有家当,背上两个大背包,左手三个,右手拉着超大号的行李箱,行李箱上还挂着骞骞的盘盆,骞骞在后面跟着,走的很慢,医院里的人群熙熙攘攘,我走几步便停下来查看,生怕他会掉队,就这样我们蜗行牛步,不过好歹到了收费大厅,把他安顿在座椅上,我便去办理各种住院手续,住院、餐卡、水卡,这边队伍排完接着排那边,时不时还得回头查看座椅那里的动向,呵呵!真希望自己是个超人!




很幸运,医院原地扩建完毕,新大楼从9月1号开始正式投入使用,门诊楼和病房都是全新的,条件很好,宽敞、干净、明亮,而且价格很亲民,护士老师们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态度和蔼可亲,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这里绝对是公立三甲医院的典范。




输液期间,因为水囊表面温度过高,潘主任还让管床大夫拿来了酒精纱布进行冷敷降温,谢天谢地,这样治疗了一天后,骞骞的水囊颜色有了明显的好转。潘主任说照这个速度发展的话,手术应该不会推迟太久,这个消息让我兴奋地一夜都没睡着。




第三天下午,水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潘主任说可以安排手术了,但为了安全起见还需要输液巩固,我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无比的感激。




医院理发师上门服务,态度非常好,而且理发技术高超,三五分钟剃了个光头,一百块钱,除了服务费贵点,没其他毛病。




二期手术最终定在了9月9号下午,当天一大早潘主任又来到病房检查了骞骞的耳后水包,并开玩笑的对骞骞说,等他睡醒午觉后就会长出大耳朵了,我知道他是为了不让我们担心,之后,管床大夫又来到病房让我签了一系列的手术知情书,保证书,我紧张坏了,但还是强打着精神,装着开心的样子。下午一点十分,护士带我们去手术准备室,家属必须在门外等候签字,骞骞啥也不懂,蹦蹦跳跳的进了准备室,时不时的推开门和我做鬼脸,看到这个场景,一股心酸突然涌上心头。十分钟后,麻醉老师喊我的名字,然后又是一系列的签字,这次签字,手抖得竟然不听使唤。




就这样,我在门口玻璃上一直望着,直到那小小的身躯在我的视野消失,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时间,正好一点三十分。我默默地祈祷,只愿手术一切顺利!

回到病房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一分钟都仿佛是三百六十五天。我抱着手机,一眼不眨的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一分一秒的来电和信息。直到四点三十三分,我收到了第一条信息, “手术顺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的心突然跳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静静地期待着,接着便看到了骞骞崭新的漂亮的大耳朵,此时此刻,激动、感动、高兴、委屈...所有的这些一下子都涌入了整个脑海,我好想痛快的放声大哭一场...



下午六点五十,骞骞被送回了病房,此时麻药还没有过劲,所以他基本没有情绪的变化,甚至还自己爬上病床,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胸部会裹着紧紧的腹带,更不知道这个地方已经失去了几根肋软骨,他只是认真地看着自己最喜欢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但我知道,今晚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挑战,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的迎接它的到来。麻药一点点的消退,疼痛一点点的加剧,尽管挂在身上的止痛泵被我按压了无数次,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妈妈疼啊!妈妈疼啊!”骞骞的惨叫,一声声像无数的尖刀刺着我的心,可我却无能为力,只能静静地听着,看着!我在心里祈祷了无数次,“伟大的神灵,请把痛苦转嫁给我吧!他只是个可怜的不懂事的孩子...”我望着漆黑的窗外,这个夜为何是如此如此的漫长... 接近凌晨的时候,骞骞好歹哭累了,困倦好像稍微战胜了疼痛,他静了下来,沉沉的睡着了...看着那蜡黄的小脸,我不知道眼里竟然储存了如此多的泪水...



天终于亮了,今天的病房比往日格外的安静,因为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国家法定节假日,合家团圆的日子,所以,除了留下的值班人员,其他大夫和护士都正常休假,我和骞骞这个中秋节无疑是终生难忘的。让我们惊喜的是,上午十点左右病房的走廊里突然热闹起来,是潘主任,自掏腰包给大家送来了中秋月饼,大家无比的感动,潘主任真的很贴心,让我们这些离家万里的病患同样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骞骞比我想象的要勇敢的多,手术第二天下午便能下床活动,第三天上午竟然能自己走出病房去护士站称重,护士阿姨们都夸奖骞骞是个小勇士,骞骞听了后超级开心,强打着精神,比出剪刀手。



同病房的浩浩小哥哥是来做三期修复的,他爱说家乡话,性格温和,爱笑也特别有爱心,是骞骞在医院里最好的玩伴,为了让骞骞忘记疼痛,他主动分享自己的游戏。




孩子是最单纯的,他们永远都不会去掩饰,瞧!手术后第四天也就是9月13号,骞骞就表现出这个样子,护士阿姨们都说哪看出他是个刚做完二期手术的呀!呵呵!着实有些放肆!




按照正常的流程,手术后第五天也就是9月14号,我们顺利拔了引流管,潘主任亲手拔的,他告诉我们耳朵恢复很好,因为术前的感染多少还有些影响,所以皮肤还有些红,不过不用紧张,用几天抗生素慢慢就会恢复正常的。




想想之前水囊感染的恐怖经历,我心里仍然胆战心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申请在医院多住些时日。接下来这几天我们又结识了好几个小伙伴,送走了郑州的糖糖妹妹,又迎来了福建的康康弟弟,不过非常奇怪,这个群体的孩子似乎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他(她)们都很温顺善良,玩的十分和谐。




日子一天天的过,不知道泽泽现在什么情况了,按时间推算,他的感染应该控制的差不多了,我准备把骞骞的水果匀出一部分和他分享。就在我欣慰这孩子马上就要熬出头的时候,一条信息又让我焦躁不安,傍晚他给我发了一句话,“老师我可能出水痘了”,天呐,怎么可能,电影都不会这么写的,我接着给他回复“别瞎说,不会的,放松一点”, “病房的其他人今天下午都被转移走了,现在就等着皮肤科明天来会诊了”,虽然心神不宁,但我还是尽量安慰她不要瞎想,我在心里默默的替他祈祷,但是很遗憾,第二天泽泽的房间终究还是被列为了隔离病房,成了大家都望而生畏的地方,每天只有指定的体内含有抗体的管床医生和护士出入他的病房,就连打水打饭都有他们代劳,好在他没有被撵出这个科室,这也是我们预料之外的唯一的好消息,难以想象这是潘主任下了多大的决心,顶住多大的压力才将他留了下来,潘主任深知,留在这个科室是这孩子能够保住耳朵的唯一的希望。经过这件事后,我对潘主任这个人的印象更加立体了。




泽泽一个人在隔离病房,没有病友聊天,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呆呆的望着窗外,他发信息告诉我,自己在百无聊赖中偶然发现了一处美色,窗外楼下的家属院里有一对老夫妇每天都会喂两只野猫,有一只花猫长得丑一点,所以老婆婆总是把它赶开不给他吃,只有一只纯白色的可以独享,花猫在旁边害怕的绕圈圈找机会,但老婆婆虽然区别对待,最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远远地看着,他说这倒让自己觉得老婆婆的爱更厚重了。听了这些话,我却更心疼这孩子了。第二天我没有收到泽泽的信息,有些担心我便去护士站打听,护士老师告诉我说,泽泽现在到了水痘爆发期,满脸、满嘴、甚至满喉咙都是,而且高烧,吃不下饭,听了这些话,我绷紧了身上所有的神经,回到病房后,我立马抓起水壶又跑了出来,因为只有这个理由才能经过他的病房,透过他病房门上的玻璃,我清楚地看到,空荡荡的病房里,那瘦瘦的身躯就这样紧紧地蜷缩在病床上,这场景真的好让人心酸。不知道他能否看得见,我还是给他留了言,我安慰他说一定要坚持,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他身上的毒素太多,所以才会反复感染,现在这是在排毒,等毒素全部排出体外后一切就都好了。两天后,我收到了他的回复,他告诉我,他退烧了,水痘也开始结痂,现在胃口也好了,整个人精神了很多,看来无论什么病,年轻是最大的优势,看到他的回复,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真替他开心,这孩子真的受苦了。




浩浩哥哥手术也顺利结束了,他出院后没几天,骞骞终于呆不住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是这个科室的超级钉子户。呵呵!泽泽钉子户一号,那钉子户二号非我们莫属了。



瞧!这霸气的睡姿是如此的熟悉。



术后第13天,我们拆了第一次线,潘主任检查后说恢复非常好,让我们出院后好好护理,两周后就可以第二次拆线了。马上就要离开医院了,我特意给泽泽发信息告别,虽然他的水痘基本结束,但大夫说了,这个时候仍具有传染性,所以他的病房依然不能靠近。泽泽听说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心里既开心又羡慕,他告诉我,他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潘主任说,等皮肤科专家会诊确认没有传染的风险后,就可以进行手术,本来因为感染严重他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将软肋骨支架再次取出养回到腰部,然后养皮恢复半年,再重新扩张,我一听头都差点炸开,不过谢天谢地,这次大难之后竟有了新的专机,还真应了我那句话,估计高烧出痘将毒素全都排出体外了,所以感染面基本上全部消退,耳部皮肤只剩下指甲大的一小块破损,所以现在的方案就是,植皮修复即可,这也是最最好的结果。听到这话,我从心里替他开心。




万里长征终于就要结束了,途中风雨兼程,一路波折,这里面的心酸和苦楚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但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潘主任,是他把我们拉出了黑暗的泥潭,我无比的感激他,他是如此的卓越,而又如此的奋斗,“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如此的淋漓尽致。还有这里所有的护士老师们,她们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暖,这些都是我们要终生铭记的。我深深的祝福这里所有的医护人员,祝福他(她)永远幸福安康!




出院的那天,浩浩哥哥早早的就等在门口,拿着他刚刚买来的大蓝猫,迎接骞骞的到来,终于自由了,两个孩子像出了笼的小鸟,狂欢了整整一个下午,感谢健身房那位善良漂亮的小姐姐的无私奉献。




3后记

9月23号,我们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是留恋还是遗憾…

再回首时,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北京,再见~~~




回到家后的第15天,我收到了泽泽的信息,他开心的告诉我他手术成功了,而且马上就要出院,这次手术没有那么恐怖,潘主任没有给他安排完全麻醉,术中护士老师们还跟他开玩笑让他千万不要紧张,大家交流着工作和生活,就这样愉快的度过了两个小时,他说这样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出院的那一天,他特意和他的管床大夫,那个不离不弃一直照顾他、鼓励他、陪他度过艰难日子的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泽亚哥哥合了影,他说这张照片他要珍藏一辈子。泽泽和我一样也是一个重感情的孩子,他说每天早上病房走廊玻璃上透进来的阳光真的很美!我们都一样留恋那里的人,想念外面的空气!我心里默默地祝福他,祝福他永远平安健康快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潘博
潘博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外耳整形与再造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