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卢旭光
卢旭光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智齿紧贴神经,该怎么办?(下篇)

219人已读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饮食结构越来越精细,粗糙食物几乎找不到了。我们吃饭不再需要特别强的咬合力量。因此,年轻一代的颌骨发育越来越小。同时,牙齿的数量和体积还是和以前一样。这就造成了牙齿不齐越来越多,智齿阻生也越来越多。高难度的智齿也随之增多。

之前我们讨论过,智齿埋伏特别深的时候,它的牙根和控制下唇感觉的神经就会贴的特别近。这种时候拔智齿,有一定的概率损伤神经,导致半边下嘴唇感觉异常。虽然找专业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操作,出现神经损伤的几率不高,但是,不会有任何医生能确保一定不会出现类似风险。

除了冒险拔牙,还可以考虑牙冠截除术。这种方法仅仅拔除智齿的牙冠部分,可以解决智齿发炎的问题,也能完全避免损伤神经的风险。问题是未来可能出现牙根排出,需要再次手术。另外,现在能够做这种手术的医生不多。

除了这两个方法,其实还有第三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既能完全拔除智齿,也完全不会有损伤神经的可能性。只可惜,多数人了解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理想的时间。这就是预防性拔牙。

预防性拔牙,指的是在智齿完全发育之前,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其拔除的治疗方式。

这是因为人类发育的过程中,神经是在胚胎时期就长好的,而智齿是在青春期前后才开始发育。智齿在向外生长过程中,牙冠如果碰到阻力,无法长出,牙根就会向深部生长,最终形成牙根贴近或者绕过神经的结果。

所以,如果在智齿牙根还没有完全发育之前拔掉,就可以完整拔除智齿,同时避免拔牙损伤神经的风险。

这种治疗理念最早源自英国。一些研究医疗经济学的专家发现,国家为了解决人群中智齿带来的各类问题付出了大量资金,假如能够在智齿发生问题之前,安排医生给所有人拔除智齿,整体医疗支出会节约很多。在大量统计数据和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下,预防性拔牙逐渐成为公众愿意接受的治疗手段。

预防性拔牙的推荐时间是16到18岁左右,选择寒暑假等能够休息的时候进行。英国的河面外科教材上推荐在日间手术室一次性全麻下拔除所有智齿,不需要住院过夜。年轻人恢复时间短,基本上休息一天就可以恢复正常。这种时候智齿看似埋伏,其实位置不深,术后恢复很快,出现肿痛和感染的几率也非常低。、

临床上看,现在有很多家长因为受过智齿之苦,会主动带孩子来提前拔掉智齿。我们在评估手术难度和时间的基础上,开展了很多局麻或镇静下一次性拔牙的治疗,也有左右两边分两次拔除的情况。就现有结果看,只要家长过去因为智齿吃过亏,或者曾经拔智齿特别痛苦,对这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都非常高。

估计能看到这里的大多数人已经错过理想时间了。就人类进化速度而言,近几十年来,智齿问题不可能突然消失。建议各位可以给下一代考虑预防性拔牙,一劳永逸的解决智齿困扰。

卢旭光
卢旭光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