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颅内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5%~24%左右。在颅内脑膜瘤中, 绝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大概占到90%以上。
临床上,脑膜瘤恶性程度是根据脑膜瘤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分级的,一般分为Ⅰ到Ⅲ级,Ⅰ级属于良性肿瘤,随着分级的增高,恶性程度也就会越高。脑膜瘤一般有15种病理类型,其中脑膜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体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和化生型等九种属于Ⅰ级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属于绝大多数。脊索瘤型、透明细胞型和非典型型属于Ⅱ级脑膜瘤,生长相对较快,低度恶性。乳头型、横纹肌样型、间变型脑膜瘤属于Ⅲ级脑膜瘤,生长更快,恶性度明显。
良性脑膜瘤一般生长比较慢,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左右,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出现时间平均约为2.5年左右,长者可达6年以上。依肿瘤部位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有不同,多数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可以出现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表现。
手术治疗是目前脑膜瘤首选的治疗办法,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减小肿瘤的体积,Ⅰ级良性如果能够实现全切预后较好,甚至不能完全切除,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患者也可以有较长的生存期。对于Ⅱ级脑膜瘤,如不能完全切除,就需要进一步的放疗。Ⅲ级脑膜瘤属于恶性脑膜瘤,预后较差,术后需要常规放化疗,生存期仅为2年左右。手术的难易程度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毗邻结构受损情况、恶性程度和医师的手术技巧密切相关。
本文是刘清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