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疾忤 三甲
陈疾忤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运动医学科

为什么今年男女老少都在爬行?看完这篇爬行教学,都给我爬!

434人已读

长期以来,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重要标志。

《自然》杂志报道,早在700万年前,乍得沙赫人就已经在用双足行走。在21世纪,仿佛是听到来自远古的召唤,人类丢弃“双足直立行走”的方式,选择“四肢贴地爬行”的返祖姿势,模仿各种动物,又“爬回去”了😂。

图一|大学生在操场爬行锻炼

猫爬、鳄鱼爬、毛毛虫爬......

在公园爬、在学校操场爬、在家爬……

小孩爬、老人爬、青少年爬……

爬行,被认为是一种能调动全身,比平板支撑更硬核的核心力量训练。爬行不限时间(大半夜别吓到人),无需器械,更“接地气”。正因如此,“爬行养生”的成为保健“新潮流”。

图二|深夜爬行不仅会吓到他人,自身安全也没有保障

然而,爬行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旦我们学会了走路,绝大部分人都丢失了曾经拥有的爬行协调能力。不恰当的爬行动作,可能造成肢体的损伤,比如腰背部肌肉拉伤、腕踝关节损伤等。

我都学会两条腿跑步了,爬行对我还有好处吗?

爬行,让人类重返婴儿时代。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直立行走和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参与的体育运动难度也越来越高。

也正因为人类太聪明,我们过于依赖四肢运动,虽然拥有越来越健硕的四肢,但早已忘记如何唤醒深部肌肉发力,身体深部的脊柱/骨盆等核心肌群自告别婴幼儿时期后就进入“冬眠”状态。如此以往,造成四肢运动与核心的脱节,产生错误的四肢运动模式,各大关节和肌肉也更容易在运动中损伤。

图三|不协调的“丧尸爬行”

对于成年人来说,爬行的锻炼效果显著。

一、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和躯干稳定性

爬行时,几乎全身肌肉都会参与。与直立运动相比,爬行时,脊柱/骨盆周围肌群会被激活,以保证腰椎/骨盆的稳定。同时,腹部肌肉也会参与,协助维持躯干稳定性。因为爬行时脊柱的运动幅度也会更大,相比直立运动,爬行对脊柱稳定性有更强的训练效果。同时肩膀(三角肌)、胸部和背部、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也得到极大锻炼。

图四|爬行能激活核心肌群

二、提高综合协调性

爬行涉及到四肢和躯干的协调性,通过难度进阶的爬行,可以提高身体意识、运动技能,并燃烧更多卡路里。爬行,是很多职业运动员在休赛期提高个人运动表现的常见选择。

图五|难度进阶的爬行能提高协调性

三、懒人救星

没时间/没场地,是大家退出锻炼的常见借口。然而只要可以平躺睡觉的地方,都可以爬行。随时随地,再也没有借口不锻炼。并且通过爬行等复合锻炼,可以帮助您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益处。

我是新手,该学什么动物爬……?

很多新手参与爬行前都有一个疑问——“鳄鱼爬、虫爬、猫爬……我该学哪种动物爬?”

目前网上爬行教学的命名眼花缭乱,但是他们大多具有类似的运动模式,在以下两种运动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首先,爬行以俯卧撑的姿势开始。双手支撑在肩膀下方,收紧腰背部,保证核心肌群参与爬行动作;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脚后跟离开地面。而后手足依次爬行。向前迈出六步,休息一下,然后转身爬回到起始位置。

图六|准备:以俯卧撑的姿势趴在地上图片图片

图七|缓慢抬起双膝,用手掌/足掌支撑

图八|跪姿爬行法的完整展示

一、爬行姿势

跪姿爬行法:双手支撑,爬行过程中单膝着地,支撑点在手掌和膝关节/足掌前部。

手足爬行法:双手支撑,双膝始终不着地,支撑点在手掌和足掌前部。

图九|跪姿爬行法(左):爬行时膝关节着地|手足爬行法(右):双膝始终不着地

二、爬行准备

爬行前应放松四肢肌肉,收紧腹部,唤醒脊柱/骨盆核心肌群。贸然的爬行,很可能导致四肢的损伤,尤其是肩肘腕等部位的肌肉肌腱损伤。

图十|收紧核心

三、爬行难度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爬行难度。其中,跪姿爬行法相对比较简单,强度比较小适合初学者。而手足爬行法要求较高,适合身体素质较好的朋友。(常见的膝关节不着地的爬行,如蜘蛛爬,鳄鱼爬,熊爬等,都是手足爬行法。)

一般而言,爬行时四肢的运动幅度越大难度越大,消耗的卡路里就更多。比如,鳄鱼爬时,膝盖不着地,身体离地高度非常低,因此四肢的摆动幅度大,难度非常高。

图十一|你大爷就是你大爷,鳄鱼爬其实难度非常高

四、注意事项

1、在爬行过程中保持身体相对较低,腰部平直,好像在铁丝网下爬行一样。

2、尽量稳定腰椎避免腰部上下起伏和大幅度摇摆

只要不爬进坑里,爬行就是绝对安全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选对了场地,不爬进坑里,爬行就是绝对安全的。

一、场地安全是首位

1、在合适的地点爬:爬行训练应在开阔、空旷、无遮挡的场地进行。避免场地环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的运动伤害。

2、慢慢爬:可以先从俯卧撑、平板支撑等基础动作做起。爬行的速度应循序渐进。初学者切忌不可比快,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爬行的速度越快,需要越强的核心躯干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佩戴手套/护膝爬:如果长期进行爬行练习,爬行时可以佩戴/手套护膝进行训练,避免地面的摩擦。部分朋友膝盖下方的胫骨结节(粗隆)很突出,佩戴护膝也能帮助减轻爬行时的地面应力。

二、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爬行前充分热身:缓慢活动关节和肌肉,尤其是年龄大和长期久坐的办公族的关节和肌肉比较僵硬,突然俯身爬行,可能导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2、爬行中动作标准:尽量避免弓腰撅臀等错误姿势,因为不当的姿势会造成脊柱等的巨大压力。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爬行后拉伸放松:通过拉伸动作,或者用泡沫轴放松肌肉等,来缓解肌肉酸胀。

注意,怀孕,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人群,以及腕/肩/膝等关节受伤的人群,应该到运动医学科门诊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锻炼,并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M, Rosalie S, Netto K. Physical demand of seven closed agility drills. Sports Biomech. 2016;15(4):473-80.

2. Liu-Ambrose T, Khan KM, Eng JJ, Janssen PA, Lord SR, McKay HA. Resistance and agility training reduce fall risk in women aged 75 to 85 with low bone mass: a 6-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4;52(5):657-65.

3. Lennemann LM, Sidrow KM, Johnson EM, Harrison CR, Vojta CN, Walker TB. The influence of agility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J Strength Cond Res. 2013;27(12):3300-9.

4. Teixeira PJ, Carraça EV, Markland D, Silva MN, Ryan RM. Exerci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2012;9:78.

5. [1]杨威,黄元汛.爬行运动对腰肌劳损防治作用的生理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4):17+19.

陈疾忤
陈疾忤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运动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