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文江 三甲
徐文江 主任医师
廊坊市中医院 血液科

疫情防控新阶段,血液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67人已读

2022年12月,随着各地防疫政策调整,对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相较于普通人群,血液病患者多数存在免疫功能受损的问题,感染新冠的风险更大,且感染后重症率较高。

那么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应该就是——能否接种疫苗

除了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外,血液病患者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我们都知道面对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预防武器就是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感染防控、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且对某些变异病株依然有较好的保护效力。

因此能否接种疫苗成了血液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2022年专家共识来了!

根据《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血液病患者作为高危人群,如无接种禁忌,均应接种疫苗。

微信图片_20221219222505.png

哪些患者应该接种疫苗:

1.完成治疗1年以上,且处于疾病完全缓解状态,病情稳定者。

2.非恶性血液病(与免疫紊乱或凝血障碍无关)、病情已控制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

哪些患者可以接种:

1.完成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者。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束3个月以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束6个月以上、细胞免疫治疗(如CAR-T)结束6个月以上,且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恢复、原发病稳定者。

3.应用来那度胺或针对BCR-ABL的TKI单药维持治疗且病情控制者。

4.对于移植前或CAR-T细胞治疗前接种过疫苗的患者,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6个月后需适时重新接种疫苗。

5.既往确诊过新冠的患者,治愈6个月后可接种单剂疫苗。

6.未治疗的新发惰性血液肿瘤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先接种疫苗再启动抗肿瘤治疗。

7.处于治疗间歇期、疾病稳定,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及血小板计数≥50×109/L。

血液病患者在接种疫苗后需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原发血液病的密切随访。对血小板减少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注意注射部位的止血,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关注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指标的变化。

建议不接种/暂缓接种的患者:

1.血液病处于进展期、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2.正在接受抗B细胞治疗者如CD20单抗或BTK抑制剂维持治疗结束不满半年者。

3.化疗中或接受免疫抑制剂如ATG、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者。

4.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者。

5.免疫相关疾病如ITP、再障等病情未控制者不宜接种新冠疫苗;停用免疫抑制剂未满6个月者接种新冠疫苗应谨慎。

6.既往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史或EB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液病患者不建议接种。

7.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肥大细胞增多症病史者不建议接种。

8.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患者不建议接种。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个月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6个月内,或存在Ⅱ~Ⅳ度或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或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10.有疫苗或其成分过敏史、合并妊娠、合并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合并神经精神疾病、正在发热、合并急性感染或合并急性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均不建议接种。

温馨提示: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疾病缓解状态及所用药物,请勿贸然接种疫苗,建议至血液科咨询医生后再行决定。

本文参考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43(5) : 359-364.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2.05.002.

徐文江
徐文江 主任医师
廊坊市中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