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淋巴结肿大都有哪些原因?
正常情况下颈部淋巴结不能被触摸到,在特殊情况下颈部淋巴结会出现肿大,当查体触摸颈部淋巴结位置时会发现淋巴结肿大,部分按之会有疼痛的感觉。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由疾病因素导致,常见的有炎症性因素、肿瘤性因素、组织细胞增生性因素等。其次药物等因素,也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
颈部淋巴结肿大与哪些疾病有关,要根据临床表现具体分析。1、炎症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可引起急慢性淋巴结感染,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表现。常见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结核、丝虫病等。2、肿瘤性疾病:转移癌如甲状腺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喉癌等,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他还有淋巴瘤、白血病等。3、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艾滋病等,可导致淋巴结内细胞增生浸润,从而使淋巴结肿大。另外某些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等,可致颈部淋巴结发生肿大,且质地较硬,同时伴有触痛等表现。根据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应根据具体病因对因治疗。
良性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一般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表面光滑,如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恶性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一般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融合成团、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如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等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问诊、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应的辅助诊断,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可做出初步诊断。血常规检查:如患者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怀疑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如患者白细胞异常,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怀疑为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病原学检查:可确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的病原体类型,如咽拭子、鼻拭子、血清学诊断等方法可确定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用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检出肿瘤细胞,可怀疑为转移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如检出干酪样组织,可怀疑为结核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初步判断良恶性。如果淋巴结结构正常属于良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大,如果淋巴结的结构出现了破坏,淋巴核消失,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楚,里面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这个类型的淋巴结是恶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大。如发现甲状腺呈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等影像学表现,可怀疑为甲状腺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如发现颈部多个低回声结节,且为沿血管成串排列,病程后期可见结节融合和液性暗区等,可怀疑为结核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另外,其他检查如CT、MRI、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学检查等,对于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的诊断,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当炎症消除后要进行复诊,检查淋巴结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怀疑其他原因,要根据身体是否有其它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检查,明确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本文是司晓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