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怎么预防脑血管疾病?
文章摘要: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保暖、适当运动、饮食清淡和心态平衡等方式预防脑血管病。
冬天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中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冬天要怎么预防脑血管病?

1、注意保暖
这主要是因为冬天气温降低,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孪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缺血;同时寒冷也会让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易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
因此,保暖对脑血管病患者尤其重要。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 寒潮来袭时,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 配备合适的鞋和袜,做好脚部保暖。
- 睡觉时,被褥厚薄应适中。
- 室内温度不可过高,外出要增加衣服,以免温差过大。

2、适当运动,且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并控制好运动量。
冬季最好不要太早晨练,这是因为此时室外温度较低,心脑血管受寒冷刺激剧烈收缩,且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而晨起后立刻锻炼,会使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使得本来较高的血压升得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冬季户外运动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再出去,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晨练之前,最好喝一杯温水,以便于稀释血液,保证血管相对畅通。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适当,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

3、少食多餐,饮食清淡
若习惯在冬季进食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导致血脂和血液黏稠度的増加,进而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另外冬季应季的水果蔬菜少,维生素摄取不足可能成为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因此,在冬季,我们尤其要注意:
- 少食多餐,不仅需要保持低盐饮食,还需要选择各种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尽可能降低肥肉或动物内脏的摄入。
- 多吃易消化、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
- 可适当多吃点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 限制酒精或者含酒精类饮料的摄入。
- 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心态平衡,预防季节性情绪失调
天一冷,人就容易变得懒散而消极,身体出现的无力和抑郁的情绪。而情绪激动是脑血管病的大忌,情绪大幅度的波动会严重影响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患者应当注意放宽胸怀,控制好情绪,保持心平气和,乐观愉悦。建议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时间,出去走走,晒晒太阳,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季节性情感障碍”。

总之,寒冬时节,脑血管疾病易发,要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者和家属都要了解以上4件事,以减少风险,保护自身或亲人。
本文是陈仁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