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毛窦伴急性感染的快速康复治疗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肛周脓肿引流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引流手术可以清除细菌培养基,防止感染的发生或传播。
患者于2023年1月7日(星期六)来就诊。患者诉:“肛周疼痛肿胀1周。”
患者于1周前臀部靠上侧有一蚕豆大小肿块,疼痛症状不明显,未予以足够重视。后肿胀区域逐渐扩大,疼痛逐渐加重,自觉“火烧火辣”,坐立难安。

(胸膝位)距肛缘3cm的11点钟方向见大小约5*10cm的皮肤肿胀,上宽下窄
专科检查(胸膝位):骶尾部偏左侧(距肛缘3cm的11点钟方向)见5*10cm大小皮肤肿胀区域,皮色红;指诊:肿块有波动感,压痛(+),未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内,肛门指检未及直肠粘膜肿胀,指套无血染;肛门镜检无特殊。
1月7日收住院行血常规、凝血、生化、免疫检测;血常规见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月7日上午在局麻(尝试腰麻失败)下行“藏毛窦切开排脓术”。引流出脓液约50ml,稀淡脓液腥臭。最大程度地清除脓腔内的大量坏死组织。
1月10日患者出院。

1月12日术后第5天,门诊换药,切口引流通畅。

术后第6天,门诊换药,切口引流通畅,脓腔内坏死组织逐渐减少

术后第19天:创面逐渐缩小,肉芽组织逐渐填平创面。
后记:在藏毛窦的急性感染的状态下,在局麻的情况下,选择了“切开排脓”的手术方式,术后做到引流通畅。门诊换药继续注意切口引流是否通畅。
“引流”是一种外科治疗方法,是转移积聚在人体组织之间或体腔外部或内脏腔内的脓、血或液体的技术。外科引流不仅包括脓肿切开、肠造口、腹腔引流和胸腔引流等外引流,还包括内引流。通过分流或分流使液体流经其他中空器官,达到引流目的,如胆道内引流等。通过引流手术可以清除细菌培养基,防止感染的发生或传播。还可以解除局部压力,避免液体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和组织损伤。
本文是邓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