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外科患者务必重视华法林的使用
文章摘要: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但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本文介绍了心血管外科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的使用原则和剂量监测方法,并分享了一例华法林用药不当的患者经历。
对于很多心血管外科的患者,华法林是一种极其常用的药物。但是,对于华法林的使用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合理,可以有效发挥其抗凝抗栓作用,使用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心血管外科行瓣膜置换的患者,特别是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指南推荐必须终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原则上服用三个月至半年华法林抗凝治疗,随后改服拜阿司匹林进行终生抗血小板治疗,有利于维持生物瓣的远期功能。
服用华法林的剂量需要通过监测凝血功能,通常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参考,动态调整华法林的剂量。INR低于1.5,血栓形成的风险会逐渐增高,INR高于3.5,对于中国人群,出血的风险会大大增高。因此,在心血管外科瓣膜置换术后早期,通常要求患者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待指标相对稳定,再逐渐延长查血的时间。
分享本人既往接诊的1例患者,惊心动魄的华法林用药经历,给各位病友一点借鉴。
患者女性,69岁,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先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建议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同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包括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方案1/2片,一天一次)。
患者转诊至我处,入院身上多处淤青,口腔黏膜出血。追问病史,该患者理解成一天1-2片。

入院时INR指标达到14.47,给予维生素K 20mg,静脉滴注,效果不佳。

复测凝血功能INR 20.20,再次补充维生素K 20mg,凝血酶原复合物静脉滴注2瓶。
复测凝血功能INR恢复至1.53。

再次提醒各位心血管疾病患者,务必谨慎应用华法林,当您对治疗方案不够清晰时,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是陆树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