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病因、病机和预防治疗
文章摘要: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形成斑块而导致管腔狭窄。本文介绍了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原因和调理治疗。
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简称。主要是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形成斑块而导致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调理来控制病情。
冠状动脉动脉硬化症状:
1、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且斑块导致冠状动脉内狭窄超过50%临床上称之为冠心病。
2、斑块进一步进展,达到75%以上就称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冠状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且上述症状多在劳力,活动时诱发,有些还会向肩部背部放射。
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的原因
1、冠状动脉硬化与遗传因素有关(不可控因素)。
2、冠状动脉硬化也可能是饮食因素引起的,饮食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越高,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就越高,进而容易硬气冠状动脉硬化。
3、冠状动脉硬化与血压升高也有关系,高血压的患者动脉内对管壁的压力大,内膜容易损伤,内膜受损,脂肪微粒就更容易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粥样板块,最终导致管壁增厚,变硬。
4、吸烟和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动脉硬化的一大主要病因。与不吸烟相比较,吸烟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6倍,而且与每天吸烟的支数成正相关,就是吸烟越多,动脉硬化发生的几率就越高。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吸烟以后前列腺素的释放减少,血小板很容易在动脉硬化这个部位黏附,吸烟还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吸烟以后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使甘油三酯增高,这些都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另外,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可以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和心肌受损。
冠状动脉硬化的调理治疗
1、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不要吃肥肉,鱼籽,动物内脏等,也不要吃含有动物油以及脂肪油比较多的食物。
2、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清淡饮食为主,每天盐的摄入量要小于3-5克。
3、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一日三餐尽量的规律,可以适当的多吃点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4、坚持戒烟,自己要不吸烟,此外也不要吸二手烟。
5、适当锻炼、良好作息不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6、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治疗,积极和理监测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危险因素。
7、祖国医学认为冠状动脉硬化主要的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辨法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①辩证属标实为主,则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之证,还要分别给予理气、活血、温通、化痰治疗;
②辩证属本虚为主,则本虚宜补,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证,分别给予益气、补血、滋阴、温阳治疗。
本文是张铁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