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清毅 三甲
朱清毅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灌注治疗,您应该了解的那些事儿

424人已读

文章摘要:膀胱灌注治疗是通过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本文介绍了膀胱灌注治疗的常见药物及注意事项。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刘威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中更为常见。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灌注


01

什么是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灌注治疗是通过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

02

为什么要膀胱灌注?

1.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中70% -80%为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表浅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2.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而且复发者10%-30%伴有恶性程度增加或向浸润型发展

3.术后复发的第一个高峰期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有关。而术后灌注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肿瘤播散而引起的复发

因此,术后加强膀胱内药物灌注以降低和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发生浸润。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3

常见膀胱灌注的药物及保留时间

1.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白细胞介素Ⅱ、干扰素等,作用是调动自体的白细胞聚集产生杀伤癌细胞的因子。

2.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噻替哌,阿霉素,顺铂等;作用于细胞核DNA、阻止DNA的合成,使癌细胞不能增殖而死亡。

3.适用于膀胱灌注的药物有很多,目前我院常用的灌注药物有表柔比星、 吡柔比星、吉西他滨、卡介苗等,其常用剂量、溶剂、浓度及保留时间见下表。


04

灌注前注意事项

1.治疗前无需禁食,但灌注前2~4小时需禁饮水(包括牛奶、豆浆、稀饭、饮料),输液及服用利尿剂。


2.灌药前排空尿液,以免膀胱内残余尿液对药物造成稀释,影响疗效。

3.准备灌注前无肉眼血尿、膀胱内活动性出血、膀胱穿孔、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严重尿频尿急尿痛等,如有严重感染和肉眼血尿需要及时就诊咨询医师,延迟灌注并控制感染

05

灌注后注意事项

1.药物灌入膀胱后,需分别取左、右侧、仰、俯卧位各10~15分钟(卡介苗30分钟翻身一次),使药物与膀胱各壁粘膜组织充分接触,确保药物疗效,当翻身至病变部位时需多保留1~2分钟,以增加药物效果。


2.患者需在治疗后的24 小时内多饮水以加速尿液的生成,增加尿量,起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作用。

3.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喝茶、咖啡、酒精及碳酸饮料,减少膀胱刺激。

4.患者在治疗后6 小时内排尿后厕所要冲洗2次(灌注卡介苗6小时内尿液需要消毒片浸泡) 。

5.患者治疗后24 小时内排尿应注意避免污染皮肤、衣物及周围环境

6.居家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排尿情况。如出现血尿及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06

膀胱灌注后的不良反应

1、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比较常见的反应,药物透过膀胱粘膜刺激粘膜下神经,使膀胱敏感性增高,出现尿频、尿急,轻度反应可通过多饮水1—3天缓解,如果没有缓解及时到医院就医。

2、血尿:药物透过黏膜下层的血管进入血液,黏膜水肿,毛细血管脆性增高,易发生破裂出血,均为轻度淡红色血尿,多饮水一般1-2天缓解,鲜红色尿液大量喝水后未缓解,及时就诊;灌注前有血尿患者需要做尿液分析检测,症状严重需延迟灌注;如血尿持续,膀胱镜检查以评估是否有膀胱肿瘤复发。

3、膀胱内或外阴部烧灼感:膀胱内药物保留时间过长或药物漏到外阴部对局部黏膜的刺激,患者按医嘱时间保留药物,勿擅自延长治疗时间。

4、外渗:用纸巾或毛巾擦拭,外渗部位需使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沾染过药物的皮肤清洗后不可用护手霜或润肤剂局部涂抹,否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如果药物沾染眼睛或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朱清毅
朱清毅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