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蒋桂勇 三甲
蒋桂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创伤骨科

半月板成型术后康复方案

275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等。

注意事项:

1、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2、关节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属正常现象。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锻炼量或者锻炼时间,同时可以冷敷,抬高患肢,一般症状在休息半个小时后有改善,如果隔天睡醒症状没有好转及时复诊。

术后0-4周

在术后两三天内冷敷(用干毛巾裹住冰水混合物的冰袋敷于患处),1次冷敷15-20分钟,2个小时以上冷敷1次,1天至少敷3次;后期有肿痛可以继续冰敷,每天冰敷2-3次。


踝泵

这样做目的是通过踝关节的上下活动使小腿的肌肉收缩,把下肢静脉里的血液“泵”回心脏,从而减少下肢静脉中血液的滞留,缓解下肢的肿胀。正确动作下。




02

关节活动度练习





关节活动度练习又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分为伸膝练习和屈膝练习:

伸膝练习:术后早期为了让手术的膝关节得到休息,常常在膝关节下垫个小枕头,使膝关节屈曲。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体位,将有可能导致恢复后膝关节伸直困难。

具体方法:每天在一定时间内将膝关节置于完全伸直位,用垫枕将足跟垫高,让膝关节通过自身的重力逐步伸直。如果膝关节在没有明显肿胀的情况下伸直困难,可以在大腿下段靠近膝盖处加适当重量的砂袋(米袋)下压,最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痛。


屈膝练习:屈伸膝关节,可以有效防止粘连。根据疼痛忍受程度来锻炼,确保术后两周达到90°后期能达到每周增加15°以上


具体方法: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即膝关节可以屈曲的角度分以下3种方法。


方法一:0~45度 足跟滑动法


①仰卧位足跟滑动训练:患者仰卧时,让患者使用对侧腿或毛巾来辅助膝关节屈曲。保持最大屈曲位置,直至感觉到紧绷或拉伸并保持 5秒。然后,将膝关节伸直并重复,目标是在 2周内达到屈曲 90°。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



方法二:45~90度 床边垂腿法

②可以坐在桌子上或床边,双腿放松下垂,健腿在上,术腿在下,用健腿带动术腿向下压,每次在最大角度保持5分钟,目标是在 2 周内达到 90°,如果患者同时进行了半月板修补,则该运动可能被限制在 90°以内,并且不能超出。每组1-2次。1天2-3组。




方法三:>90度 压腿法




俯卧,用毛巾或者弹力带在小腿远端,用患侧的手往后拉,使得膝关节屈曲。


频率:屈膝达到最大屈膝角度时停5-10秒为一次,重复这个动作10-20次为一组,每天3组。


03

肌肉力量训练

股四头肌是我们日常运动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位于大腿前侧,它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运动时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恢复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




具体操作:概括为四个字“直腿-抬高-(再直腿放下)”:


-直腿:先尽量向上勾脚趾和脚踝,然后尽量保持膝关节伸直


1、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腿部伸直,并将整条腿抬离床面。在 45°保持 1~2秒,然后慢慢降低。这种方法适用于股四头肌,也适用于髋屈肌群和核心肌群。如果患者由于股四头肌激活不足而未准备好进行此项训练,抬腿时会屈曲膝关节。患者可能需要每天 2 组,10 次/组


2.频率:练习频率为进阶式~

-术后第1周:每天50次

-术后第2周:每天100次

-术后第3周及以后:每天200次


3.分阶段练习:

-术后早期:很多患者认为肌肉没有力量无法完成直腿抬高动作,这其实是个误区!不是我们肌肉力量不够,而是动作不得法。


大家可以参照下图的方法,在膝盖下垫一个枕头,使膝盖弯曲,然后将足跟抬离床面,一般就能很容易地完成直腿抬高啦。演示如下




-术后中期:肌肉力量已经部分恢复,这个时候就可以做标准的直腿抬高了。


-进阶训练:这个时候大腿肌肉力量相比上一阶段有了更好的恢复,但还远没有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希望参加体育运动的伙伴们,进一步进行大腿肌肉力量的训练,重点仍然是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也要适当配合大腿后方肌肉以及小腿肌肉的练习。有条件的小伙伴建议请专业的康复师或者健身教练指导练习。

术后4周以后

站立位提踵:面对墙站立,同时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伸直,脚尖站立抬起足跟保持1 秒,然后慢慢回落。让患者尽可能少地借助墙壁达到平衡。20 次/组,每天 3 组。






2、站立位屈膝:患者应该站于平行杆内或以墙壁作支撑。患者应慢慢地屈曲术侧膝关节,使足跟靠近臀部。20 次/组,每天 3 组。






3、髋关节外展运动:健侧卧位,保持患侧膝关节伸直位并抬高到 45°,保持 1 秒,然后慢慢降低,每天重复 20次。


11、靠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站立,脚尖朝前,足跟离墙壁 15~30cm。让患者通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来降低身体,直到膝关节屈曲到45°,在 45°时暂停 5 秒,然后向上滑回起始站立位置。20 次/组,每天 3 组。(年纪较大患者不建议做静蹲的训练)


12、坐位伸膝抗阻锻炼

1.髌骨及脚趾垂直向上2.踝关节尽可能的向头部背伸(勾脚),踝关节处放0.5-3kg的沙袋,3.缓慢伸直膝关节,此过程超过4秒钟4.保持大腿不离开椅子5.维持5秒钟6.缓慢放下,此过程超过4秒钟7.如此循环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0-30组,双腿交替进行。




阶段 3(6~12 周)

1、逐渐过渡到不使用支具 → 恢复充分的膝关节屈曲 → 进行正常的跟-趾步态步行 → 肌力训练。训练:停止使用支具。下角度目标:在12周内完全屈曲。

重复阶段2的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训练内容:

2、座椅蹲站:患者站于座椅前,缓慢蹲下直到臀部接触座椅,然后立即站起回到起始站立位。不允许患者坐在椅子上。随着患者力量的改善可以逐步增加手持重量。每天 3 组,每组重复20 次


3、坐位蹬腿: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从简单的小负荷开始,每周随着患者的进步增加负荷。不要超过患者自身的体重。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90°。每天 3 组,每组重复 20 次。


4、固定式功率自行车:这项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膝关节活动和肌力。调整座椅高度,确保手术侧的踏板在踩到最底部时手术侧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从低阻力开始并在 4 周内缓慢增加阻力。每天进行 20~30 分钟的训练。


5、牵伸:除了肌力训练外,牵伸训练也十分重要。3 个主要的牵伸动作是俯卧位股四头肌牵伸、腘绳肌牵伸和腓肠肌牵伸。每天每个牵伸动作需要进行 2 组,每组重复 5 次,每次维持15~20 秒。






阶段 4(12~24 周)

一、应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训练,但是必须减少组数和重复的次数(2 组,10~15次/组),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肌力训练、心血管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

二、肌力训练应与心血管训练或运动专项训练隔天

交替进行。

三、肌力训练日(3 天/周)

1、第三阶段训练(2 组,10~15 次/组):可适当增加少量阻抗。

2、上/下台阶:强调增强肌力、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患者将手术侧下肢置于一个低平、稳定的踏板上。非手术侧下肢离开地面,缓慢屈曲手术侧膝关节,使非手术侧下肢轻触地面。随后伸直手术侧下肢回到起始位置。在训练过程中需保持直立平衡。保持大腿、膝关节和足部均指向前方,不允许旋转。踏板的高度可以随患者功能的改善逐渐增加至 8cm、15cm 和23cm。根据条件和平衡情况,重复 2 组,每组 10~15 次。


二、平衡感训练

患肢单腿睁眼闭眼站立

患肢单腿屈膝睁眼闭眼站立

患肢单腿平衡板上睁眼闭眼站立


切记:所有训练均应该循序渐进,在直腿抬高等基本训练能够很好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训练,否则将会给膝关节带来过重的负担,欲速则不达!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请尽快到医院就诊:


1、手术的膝关节胀痛难忍(提示关节内可能积血较多)。


2、手术侧的足部、小腿、甚至大腿明显肿胀。


蒋桂勇
蒋桂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创伤骨科